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0

“新概念”训练三大国内考试能力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2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
  雯雯: 2006年考研,专业成绩优异,英语未过,从此发誓重新做人,学好英语。
  老师: 2003年加入东方,敬业爱岗,勤勤恳恳的优秀教师。
  雯雯:老师,学习“新概念”真的有用吗?
  老师:哈,我们不太鼓励语言学习中过于“功用主义”,但是你的话还是代表了很多了人的想法,具体表现在:“背新概念真的有用吗?”“学完了新概念我也没觉得我的英语好啊?”所以今天我想花点时间说明这个问题。

  雯雯:好啊。
  老师:先翻一个句子,考考你。Much as we may pride ourselves on our good taste, we are no longer free to choose the things we want, for advertising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us.
  雯雯:我记得这是“新概念”的句子,还有点印象。虽然我们以自己良好的鉴赏力而自豪,但是我们再不也能随心所欲地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广告给我们施加了微妙的影响。 怎么样,对吗?
  老师:不错,这是“新概念”第三册26课的第二句话。告诉我,一般我们用however, but来表示“虽然”,这里用了什么?

  雯雯: Much as.
  老师:对,再让我们来做一道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__________we wish him prosperous, we have objections to his ways of obtaining wealth.
  A. Much as B. As much C. More as D. As well as
  雯雯:那就很简单了,选A。虽然我们希望你富有,但是我们反对你获取财富的方式。
  老师:是的,作为国内考试的语法考点,“新概念”是很自然地嵌到课文当中,自然到你不觉得它是考点,而只是观点和表达,。顺便说一下,英文写作中用much as替换but, however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雯雯:是啊,我以前真没想到。

  老师:再来翻译“新概念”29课第二段的第九句话:To compensate for his unpleasant experiences in hospital, the man drank a little more than was good for him.
  雯雯:为了补偿住院这一段不愉快的经历,那人喝得稍许多了一点。
  老师:再来看1998年1月的全国大学六级考试的43题:To ________ for his unpleasant experiences, he drank a little more than was good for him.
  雯雯:太神奇了,一样的句子,即使你不给我选项我也知道是填compensate。
  老师:没错,当年的正确答案就是C. compensate。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国内考试的很多题目,都可以在新概念中找到影子,明显者,甚至是原文中的句子,像我们刚才提到的。

  雯雯:为什么国内考试会和“新概念”像,而不是《走遍美国》或《好友记》?

  老师:想一想,现在能出四六级考题的是多大年纪的考官?
  雯雯: 怎么也得四五十岁吧。
  老师:不错,那请问二三十年前中国人学英语的主要教材是什么?
  雯雯:哦,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老师:对,可惜很多人还没有想通这点。“新概念”和国内考试的衔接性并不是因为就它权威,而是因为它和出题者良好的亲和性。这套教材从六十年代引进,流行了近半个世纪,被称为英语学习者的圣经,“新概念”对于半个世纪的英语学习者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subtle influence) 。托福雅思和国内考试风格为什么不一样?是因为出题思路人不一样。为什么出题思路不一样?国为老外的英语是生活中学的,我们的英语是“新概念”里学的。
  雯雯:这么一说,我就能理解为什么国外考试和国内考试的区别了。

  老师:是的,近年国内考试有接近国外考试的趋势,以四六级改革最为明显,但是步伐还是太慢,以我认为,只要出题的人没变,四六级的出题思路就不会变。要让一个人改变自己思维方式比登天还难。

  雯雯:是哈,我昨天总想说服我别买鞋,但后来还是买了。
  老师:哈哈,对,这是一个道理。
  雯雯: 我觉得很有意思,老师,你能不能详的说一下“新概念”和国内考试的相似之处呢?

  老师:好的,为了更有条理,我把它总结为“新概念”训练的三大国内考试能力。分别为:掌握核心词汇、训练抽象名词、对应中文差异。
  一、 掌握核心词汇

  新概念中出现的单词较好地涵盖了国内主流考试的单词,其中相当多是常考词汇。举例说明:

  六级词汇obscure(晦涩的)分别在36课和45课中出现,在历年(1990年到2007年,下同)六级考试中出现过15次,历年考研中出现过6次。其中很多次作为正确选项出现。如:
  1997.1 CET-6
  61. The poetry of Ezra Pound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it contains so many ________ references.
  A) obscure B) acute C) notable D) objective
  艾兹拉·庞德的诗有时候难以理解,因为诗歌中含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典故。选A.
  2001年1月份又出了一道题,obscure 又作为正确选项出现。
  66. Very few people understood his lecture, the subject of which was very __________.
  A) dim B) obscure C) conspicuous D) intelligible
  没几个人懂他的课,他谈的东西太晦涩了。
  相同的句子还在1991年1月六级68题出现过,只不过选项变成了A) obscure, B) upsetting ,C) distant, D) inferior
  为了使“新概念”的单词量涵盖面更广,教师会对新概念词汇做一些有益的联想,如它的同根词、近义词的总结。如新三第3课中出现 fragment(碎片), 第60课出现fraction(小部分),它的同根词fragile(易碎的)多次在考试中出现,历年六级考试中出现7次,其中大部分是正确选项。如:
  2003.1 CET-6
  67. The glass vessels should be handled most carefully since they are _______.
  A) intricate C) subtle B) fragile D) crisp
  玻璃器皿必须非常小心轻放,因为它们很易碎。
  同时在其它的国内考试中有也涉及。如: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59. The cargo box has a label __________ on it. Please handle it with care.
  A. “flexible” B. “break” C. “fragile” D. “stiff”
  货柜上有易碎的标签,请小心轻放。
  有些单词的考查方法就是课文原句的用法: 如46课第2句中 plead (借口):No one can plead ignorance of a subject any longer, for there are countless do-it-yourself publications. (由于出版了不计其数的教人自己动手做事的书报杂志,没有人再能说对某事一无所知。)
  2005-1-8日 CET-6
  68. He could not ________ ignorance as his excuse; he should have known what was happening in his department.
  A) petition B) plead C) resort D) reproach
  如60课的sparsely(稀疏地) :Only in a sparsely-populated rural community is it possible to disregard it. (只有在人口稀少的农村,才可以忽视准时的习惯。)
  2005年英语专业4级(TEM-4)
  80. This spacious room is ________ furnished with just a few articles in it.
  A. lightly B. sparsely C. hardly D. rarely
  这个宽敞的房间只有零星的几件家具。
  其它如:34课miniature、38课phase、primitive、41课superior、descend、45 exclusive、commodity等等,几乎每一课都有国内考试常考词汇。
  已经厌烦了每天背词汇书、屡次考四六级仍能未通过、不仅想通过考试,还想学好英语实用能力的同学,可以考虑精学“新概念”,在打下一个听说读写基础的同时,还能以“悄悄地”“快乐地”方式通过考试,练下神功,它和国内考试的高度重合性是其它教材所不能比拟的。
  二、 抽象名词的训练

  抽象名词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习惯造成的。中文喜欢用动词,而英文以名词居多,如英国女王Elizabeth II 在911集会的讲话中说:现在和以的艰难的日子里我的关怀和祈祷会陪伴着你们。英文是:my thoughts and prayer are with you from now and the day coming.
  再看看1998年考研的一个翻译:Proper,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dams and of 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controlling water can help 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往下看之前,请大家先仔细看这个句子三遍以上!!)是不是很不好理解?

  如果改成这个句子,就很好理解,If we study the impacts of dams …., it can help us 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 突然变成了简单的句子。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study 做名词的理解速度是很慢的,但是我们很容易地就接受的study 作动词的用法(如例2)。但是在考场上,时间不允许我们理性地对一个名词进行过长时间的分析,所以,对于抽象名词的反应时间,就是我们考试的能力。
  新概念通过60文章中抽象名词的反复使用,加快了我们处理抽象名词的速度,强调一下,这种能力,是任何技巧都替代不了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训练。举“新概念”两例:
  试翻译:不过他觉得,地位升高了,损失点儿钱也值得。( 第4课)(中文都是动词)
  but he feels that his rise in status is well worth the loss of money.(英文都是名词)
  尽管此桥很大,但它的结构简单,造型优美,实现了设计者企图创造一个“尽量用细线条勾画出一个庞然大物”的梦想。(第14课)

  中国学生翻译成:Although it is big, it fulfilled designer’s dream.
  原文:Despite its immensity, it is both simple and elegant, fulfilling its designer's dream to create 'an enormous object drawn as faintly as possible'. (名词immensity 代替big)
  以后写作:虽然我的房间很大,但不是很舒适。就不会写出这样的低分句子:although it is big, it is not comfortable. 而可以写也一个well-educated 的句子:despite its immensity, my room falls short of comfort.
  下面这个是1992年的考研题,请同学们试着翻译,答案在最后给出:
  To criticize an intelligence test for such failure is roughly comparable to criticizing a thermometer for not measuring wind velocity.
  三、对应中文差异
  一套好的教材的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中英思维差异导致的阅读慢、翻译慢、口语不灵的问题。

  我问过一些学习中文的英美人士,当我说“一个在大楼里不停地打着电话的女人在那走来走去”,他们都能很快地听懂。但是当我这么说时,他们就不懂了:“一个衣着艳丽的不停的打着电话的嘴里不知说些什么的女人在那个堆满建筑材料的位于市中心一座未完工大楼的显得有些灰暗的房间里非常不耐烦地走来走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中国人是把第1句子和第2个句子一样来理解的。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找“主干”的能力,仿佛早就知道重要的信息在哪出现,一个‘在’字后面会搭配什么。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如果英文呢?She was______ 1,316 passengers and crew of 891.要你填一个词你可能就不知道。
  如果中文呢? 新建的国家大剧院可____ 6000人和1500名员工。你就觉得很简单。背诵过“新概念”的同学也可反应出来英文应填carry. 有同学问,老师,完形填空我做不对。答案是,你是否背诵过一些英语的表达法,如果没有,光靠猜是很痛苦的。

  有志于轻松通过四六级考研的同学,想考80分以上在同学面前风光一把的同学,想在别人面前展示一下你强硬的语言基本功的同学,是时候学学“新概念”了。
        最后公布答案,1992年的考研题翻译: 批评智力测试不反映上述情况,就犹如批评温度计不测风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14:52 , Processed in 0.07358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