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4|回复: 0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2天冲刺:完型填空技巧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基本概况
       
       
                1.四级完型填空阅读量小,无生僻词汇,技术上不难,并有极强的规律可循。
       
       
                2.文章一般240―280字,形式完整,主题明确。总分结构明显。
       
       
                *总述一般揭示中心主线。中心主线聚集主题,有极强导向性,表达作者态度的倾向性。首句往往不会出题。
       
       
                *分述是总述的展开,往往会有大排比句应用于全文,段落或意群。
       
       
                3.做题原则:定位查找线索,即与未知信息相关联的已知信息。
       
       
                *线索分布在句子内部、上下句中或整个段落、意群、文章。
       
       
                *一个未知信息受多个线索的控制。
       
       
                *切忌不能鼠目寸光,凭语法+词义选择;应胸怀大局瞻前顾后。
       
       
                4.测试点
       
       
                *阅读理解(精读)能力
       
       
                文章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上下问之间的逻辑关系
       
       
                句子内部结构、意义
       
       
                *英语知识应用
       
       
                语法
       
       
                固定搭配
       
       
                词汇辨析使用
       
       
                5.新趋势
       
       
                字数有所增多,但不足为惧。
       
       
                题材由科普向社科类转变。
       
       
                复杂句、卡难句肯定会出现。应做专项训练。
       
       
                1.整体通读,抓住中心主线 2-3分钟
       
       
                重点是首段的首两句。
       
       
                注意段首句。
       
       
                分述中查找一组重点词汇、句子,与总述相对照。
       
       
                2.按段精读、理解、分析、做题。
       
       
                3.Review,最好在做完大阅读之后。
       
       
                1.并列关系
       
       
                and ,andso ,or ,neither nor ,either or ,likewise ,similiarly , eqully , in the same way , that is to say.
       
       
                2.递进关系
       
       
                then , besides ,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moreever , what is more , further more.
       
       
                3.因果关系
       
       
                because , for , since , as , thus , hence , therefore , so , so that , consequently , accordingly , as aresult.
       
       
                4.让步关系
       
       
                although , though , even though , even if , despite , inspite of , nevertheless (尽管如此)
       
       
                1.主谓搭配合适性
       
       
                注意主语是人是物
       
       
                2.及物动词做谓语时,看动宾搭配是否合适
       
       
                物理性与抽象性应一致
       
       
                褒贬一致
       
       
                语气一致:完型是完整的文章不能调侃。
       
       
                3.介词与动词的搭配
       
       
                4.及物与不及物
       
       
                5.副词、形容词能否修饰。
       
       
                形容词起修饰作用,一定要有被修饰成分。两者之间必须具有同属性,且褒贬不能错位。
       
       
                1.作表语时,看清主语是人是物,注意两者能否搭配。
       
       
                2.adj+n:则n是切入点,同时应注意adj是否与中心主线吻合。
       
       
                3.adj+从句:n一般为抽象性名词很难理解,而定语从句一般不会出题,可作为线索。
       
       
                4.若为同现,则看导向,选择与中心主线保持一致的。
       
       
                5.若adj出现在总述中,答案可去分述中找。
       
       
                6.adv+adj,绝不能放过adv。
       
       
                1.n作主语,看主谓搭配。
       
       
                2.n作宾语,看动宾搭配。
       
       
                3.介词+n,看介词。
       
       
                4.adj+n,由形容词猜名词。
       
       
                5.名词+定语从句,答案由定语从句得出。
       
       
                6.专业术语。
       
       
                与被修饰成分同质且褒贬一致。
       
       
                注意:以上切入点都是对选项是实询而言的。原因在于完型主要考查实询的用法。
       
       
                1.无关词排除发:排除与中心主张无关的选项
       
       
                2.对应成分分析法
       
       
                应用于句子内部对应成分和两句话之间的对应成分,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
       
       
                3.同现
       
       
                一组同倾向的词语经常为选项。
       
       
                4.关联成分
       
       
                有些实词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语法地位相等,且存在密切的联系度。
       
       
                方法:抓住相近成分。选择一个与已知成分最相近的选项。
       
       
                5.总分结构对照方法
       
       
                若选项出现在总述中,而在所在句中找不到线索,应去对应的分述中找线索。线索往往离得很远,但一定能找到。
       
       
                6.复现
       
       
                同样的意思在文章不同地方重复出现。
       
       
                *在完全看懂句子前提下,确定是复现关系,则四个选项中某个在原文中能找到的词即为选项。
       
       
                *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7.时间线索
       
       
                把握文章脉络,主线清晰,顺序明了,一条时间主线贯穿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7:33 , Processed in 0.05130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