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莲花
The blue lotus
这首歌听来格外亲切。新东方的企业宣传片,以《蓝莲花》为题头曲,高亢激昂,振人耳目。许巍的作品,大多属校园民谣,歌中有我熟悉的菁菁校园。十多年前我们读大学时,老狼《睡在上铺的兄弟》,曾带来的伤感与惆怅,无以言说。印象最深的,是临近毕业时,总在哼一首叫做《青春》的歌:“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当年初夏校园里的苍翠气息,和着迷蒙的离愁别绪,还在脑海经久不散。
九十年代初我上大学,校园里满是迷茫与颓废。我们错过了60后们进大学遭遇的启蒙与激进。因为89以后,大学气氛较为紧张;同时,小平南巡后,经济大潮席卷全国,也波及校园。政治上的保守和经济上的冒进并存,令我们手足无措。记得93年圣诞节,似乎还有规定不得组织庆祝晚会,因为与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撞车。又记得9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只有十几万,甚至低于招生人数。88级的师兄师姐们,放弃了保研,在我们艳羡的注目礼中,意气风发,南下深圳海南,那里到处游走着砖头般的移动电话,仿佛遍地金银。
相比我的大学年代,80后的校园民谣更为自信、积极和进取。蓝莲花的歌词,与新东方的精神别无二致,难怪如此投合。每次新东方大型活动前,我听着这首歌,总有久违的热血在激荡。
翻译这首歌里的“天马行空的生涯”,我根据上下文,用了“a life of laissez-aller”,一是为了与下面的“fly away”押韵,而是喜欢这个法语词,带着法兰西浪漫慵懒的气息,相当于“let do,let go”的意味。
“laissez”这个词,总是和自由,自由主义等词汇维系在一起。我是崇尚自由主义的。从小所受的正统教育里,自由主义是一个贬义词。直到后来,依赖我自己的阅读与体验,才明白这不过是一个中性词,对于崇尚者来说,甚至带褒义。就像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个中性词,在中国却是绝对的褒义,还毋庸置疑。
在人治社会里,没有法律的约束,自由主义会导致颠覆,放任与恣肆,当然不受提倡。同时,又因为缺乏大的自由,人们常常会在小的方面频频逾矩,以资发泄。比如我经常见到的,只要没有电子眼,不少司机便扬长而去。明明竖着“禁止践踏草坪”,也总有人置若罔闻。白纸黑字规定关闭小煤窑,却随处可见州官放火。禁锢久了,自然得寻个渠道舒展。在思想自由,精神自由缺失的情况下,中国人便喜欢违反规章制度,以资发泄。在中国文化的“大一统”下,国人却不合逻辑地如一盘散沙。这种“自由主义”,少不得也是中国特色了。
附: 《蓝莲花》歌词英译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Nothing could ever stand
你对自由的向往
between you and the free land.
天马行空的生涯
in a life of laissez-aller
你的心了无牵挂
all worries are blown away.
穿过幽暗的岁月
You toil through the years of dismay,
也曾感到彷徨
from time to time lost on the way
当你低头的瞬间
until you glance down at your feet
才发觉脚下的路
where your dreams and the road meet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In the ever free wonderland,
如此的清澈高远
Clear and sublime,
盛开着永不凋零
蓝莲花
Blooms the blue lotus,
always on its pr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