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6|回复: 0

2013年Catti笔译实用技巧(4)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0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汉语词汇翻译的多样性
          与英语一样,汉语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而语气和情感的选择又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所以标识语的翻译一定要考虑具体的场合与对象。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处理。如
          小心地滑Caution:Wet Floor
          Mind your step
          小心碰头 Mind your head
          小心夹手Mind the gap
          (be careful the clipping hands)
          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
          小心开水烫手Caution:Boiling Water
          小心有狗Beware of Dog
          禁止通车Closed to all vehicles
          严禁靠近Keep off
          禁止通行Street Closed
          禁止入内Off Limits
          禁止穿鞋Shoes Off
          禁止喧哗 Keep silent
          (Don’t make noise)
          等等,就不一定非要用“Don’t”表示“禁止”不可。而且,这种词语往往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显得十分生硬。
          又如,“一次(性/用 )”因搭配对象不同至少有以下各表达法:
          一次处理:single/primary treatment;
          一次污染:primary pollution;
          一次冻透:straight- freezing;
          一次空气:fresh/primary air;
          一次爆破:one pull;
          一次付清:pay in full;
          一次消费:one- time consumption;
          一次误差:first-order error;
          一次成像照片:a Polaroid picture;
          一次偿还信贷:non-installment;
          一次性杯子:sanitary cup;
          一次性筷子:disposable chopsticks;
          一次性雨伞:throwaway umbrella;
          一次性收入: lump-sum payment;
          一次性保险: lump-sum payment insurance
          一次用包装:non-returnable container;
          一次用相机:single-use camera......
          谨防“False Friends”
          “False Friends”(假朋友)一词源自法语“Faux Amis”,指两种语言中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全然不同的词汇、成语或表达方式。在翻译汉语新词新义时,某些表面上与英语貌合、实则神离的“False Friends”无疑是一大陷阱。例如,时见报端的新词“假唱”,就不可简单地译作“sing in falsetto”。“sing in falsetto”表示戏曲演员等用假嗓子演唱,与“假唱”有本质区别。所谓“假唱”指歌唱演员演出时没有放声唱而是跟着预先录制的歌曲及伴奏音乐对口型,蒙骗观众。其英语对应词为“lip-synch”(陆谷孙,1989:1910)。又如,“假钞”、“假钞辨别仪”、“假酒”、“假新闻”等含有“假”字的新词并非都可用“false”来译,而应按照英语习惯分别译成“fake/counterfeit money”、“currency detector”、“adulterated wine”和“pseudo-event”。
          可见,“假”字虽不起眼,却颇有名堂,并非都可译作“false”,一不小心就会闹出笑话,甚至惹出麻烦。有的“False Friends”字面意思与某些新词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有的截然相反。译者绝不可不求其真伪就把它们当做“True Friends”拿来就译。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先生曾把“未能把源语的实质译出”看作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mortal sin),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多读、多查、多记。
          中国人的“意思”[Chinese “Yisi” (Meanings)]
          “听说小张与小李有点意思了?”张科长问王秘书道。
          “哪有什么意思!只是小张找小李补夜大的课。”
          “那正有意思。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找我现在的爱人补课的。”张科长调侃地笑起来了。
          “情况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意思多,不比你们那年代单纯。”王秘书看了他一眼。
          “还能有几个意思?”张科长感到大为惊讶。
          “几个意思!几个意思!说不定你夫人也有几个意思起来喽!”王秘书忍不住笑起来了。
          “嘻嘻,”张科长干笑两声,连连说:“不谈了,真没意思。”
          你读完了这段对话,是否感到有点意思呢?
          (And moreover, can you teach Chinese “yisi” to your American friends or students?)
          中国的“东西”(Chinese “Dongx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17:57 , Processed in 0.0587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