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4|回复: 0

不止是英语问题—公共场所英语标示纠错有感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09: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初,在国外得知北京市今年将继续对街头英语标示清理纠错的消息,我真是从内心表示赞同并感到鼓舞,因为此项工作太有必要了。
  三年前,我在塔园外交办公楼周边方圆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三处英文标示错。一处在新源南路西口,有一面食馆在临街的玻璃门内设有洗手池,还有英文标示HAND WASH POND,显然译者用错了词,将洗手池这一瓷盆(BASIN)混同为奥斯卡金奖片“金色池塘”中的那种池塘(POND)。另两处在东直门外大街与新东路十字路口西南角。北京银行南侧的社区介绍牌说到社区方位时有一句“西至春秀路”,英文译为stretches Chunxiu Road in the west。此处漏掉了介词to 所产生的歧义让人有些忍俊不禁,动词stretch 后加此介词,才是“社区往西延伸至春秀路”(extend to); 漏掉它,就成了“社区在西头把春秀路拉长了”(cause to extend),两者的区别只要查查韦氏之类的英文字典或牛津等双解词典就很清楚了。再看加拿大使馆大门对过有一店面,是做“保健足疗”的,其英文标示为Security Foot Massage,这错也太离谱了,SECURITY是安全、保安、防护的意思,怎能与“保健”扯上? 不知使馆区里的外国人见此标示有何想法!(我在墨尔本的社区活动站见过将推拿等保健按摩称为therapeutic massage, 即理疗按摩;北京这里,如东外大街外交办公楼角边的“良子”等将“保健”译为body massage.) 我曾试图尽到一个翻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去纠错,就从最容易做的面馆入手吧,找到经理,还将更正写在纸上,人家微笑称谢,纸条也收下了,但我后来散步时多次路过该店,每次都见风光依旧,“洗手池塘”仍傲视大街口。我由此得出一条教训:像我这样“自由战士”式的单打独斗注定是不能成事的,非得改进方法不可。
  今年二月中旬,我返京后“旧地重游”,看看上述三处错有无改动。三错踪影全无,倒不是有谁来改过,而是自然消失—社区介绍牌变为宣传栏,内容变了,英文也没了;两处店面,一处转让装修,另一处改为售房中介。
  然而,老错虽“寿终正寝”,新错却层出不穷。公共场所英语标示错误之多,之严重真不容发心纠错人有喘息之机。最近,我在麦子店地区的多家银行发现摆在各业务窗口、由区公安分局统一制作的警示牌上的英文有两处错误(所幸的是三里屯中国银行使馆区分行没摆此牌),现将中英文抄录如下:“请您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帐号和密码,谨防各种形式的转账诈骗。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to warn against bank transfer and fraud in all forms.”第一,“谨防”翻错了。本来汉英字典上有现成的guard against, 或Beware of ,都是上佳的译文,令人不解的是译者别出心裁,用了warn against.warn也不是不能用,但不是这么个用法,规范的用法是warn somebody of (或against)something,而且此处还有个语法的问题,在同一句子中主语是不能“偷换”的,既然前面“保管take care of”的主语是客户“您”,后面warn的逻辑主语则不能换成公安局、银行或其他任何人.如为了就合语法,那只能别扭点,在warn 和against间加上 yourself,自我警示吧.更严重的问题在第二处错,本来“转账诈骗”是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意群,可译者硬要在“转账BANK TRANSFER”与“诈骗FRAUD”中间横插一杠,加个表示并列的连词AND,这就“猴吃麻花”了,成了语言上的“冤假错案”。为了弄清原文的确切含义,我请教了两位金融界人士和我局财务处长,他们举例告诉我“转账诈骗”就是在转账过程中出现的诈骗或者说是使用“山寨网站”等手段假冒正常转账的诈骗。遗憾的是他们并非英语专业人员,无法告诉我这词的英译,但大家都一致认为转账与诈骗绝不能相提并论。究竟如何英译,我希望得到同行,尤其是金融业或公安部门的英语专业人员的指教。为表诚意、我先抛砖引玉,将分局的英译暂修改如下: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to guard against fraud in all forms while making bank transfer. 或者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Beware of various frauds in the name of bank transfer. 再或者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account and password. Beware of various frauds passed off as bank transfer.
  不知自己是否钻了牛角尖或是“走火入魔”,似乎越纠就发现问题越多、越严重。这些天一上公交车,就情不自禁地瞪眼瞧着那些“黄色座椅”(“老幼病残孕专座”)上方的中英文标示。其实英译用 seats reserved for (或者special seats for, seats for xxx only 等)表示“专座”一点儿错都没有,错在原文,名不符实、言过其实,牵连到“忠实”的英译也跟着说了大话。按新华词典,“专” 即“独自掌握或享有”。同类词“专集/刊”、“专机”、“专列/车”等连初中生都不会用错,可大家每天都见到的这公共标示居然就旁若无人且毫无根据地挑战权威汉语辞书,颠覆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甚至颠覆我们的常识。更令人忧虑的是,不仅大众对这一显而易见的“小儿科”问题司空见惯、麻木包容,而且连我们这些专业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似乎也对这一低级语言错误集体失声。
  我曾反思自己是否“死心眼”并试图拿语言的“模糊性”来为这错搜寻辩护或至少期盼给它找个“陪绑”,但均不成功。我问自己,农展馆这几天“春季服装展”不也同时在服装摊位主厅后面的展厅里卖日用杂货和食品吗? 可再一想,人家并没有说“服装专展”呀,这就是分水岭和底线。若无“专”字,尚可有灵活、回旋之余地;既然带有“专”字,那就必须是“专用”,基本原则,岂容质疑!去年,在网上见北外一老教授说国外有用courtesy seats(礼让座、优待座)来表示我们这样的“老幼病残孕专座”。看来人家这个用词比我们讲究,的确准确高雅,那位教授的婉转纠错也比我这副译审有涵养、有水平,他只专注对的,不明批错的,这本是个好教学法,只可惜有关部门仍未会意,大半年过去了,千百万人次仍对此错熟视无睹,于是乎自己只好作作“歹人”,并大声疾呼了。我年初在墨尔本城铁上也找到了相关的正确用词:seats for special-needs(特需座椅),而且他们在这名称的后面加了两句注解,一是何谓“特需”,二是若有特需要求、占座者仍不让座,就要予以起诉。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民情,没必要照搬这种“法治”,但人家公共标示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完全能给予我们借鉴。平时坐公交车,没留意外国人是否也“违规占用”这“专座”,我猜想以英语为母语的非老幼病残孕老外是不会贸然入座的,除非是他们没看见英文标示或是被我们自己给带坏了,也来个“藐视”公共标示,“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澳大利亚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家都能把这座椅的名称说得准确无误(尽管有点繁琐)。中华文明五千年,难道我们还搞不定这一普通词语? 笑话,我横竖是不服!建议尽早将这“专”字去掉,将座名改为“优待座”、“优先座”或“特需座”等,相应的英文也不难找,就用那位教授介绍的courtesy seats,或者我建议用priority seats—seniors,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the sick and the disabled enjoy priority for yellow seats。若要更简便,能否仅换一词,把现在的reserved for (专为、保留给)改成firstly for(首先为)不就结了。
  前面说过漏掉介词的例子,还有不少标示是混淆、用错了介词。中山公园南门还有日坛公园北门等处的公园简介英译词都用introduction of xx表示“xx 简介”。此类错误常见,只是中山公园紧挨着天安门广场,又处于故宫与中南海之间,无论是作为旅游胜地还是政治、历史圣地,翻译其简介都更应认真准确。此类introduction所搭配的介词不应是of, 而是to (若是人物、单位简介,也可用profile of XX),因为introduction of XX在英文中就不是“介绍”,而是“引进”、“采用”了,查查英汉、汉英、英文或英语搭配词典,就不会用错。我在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学习、工作、生活过,见到的这类语言实例都证实了中外英文辞书的一致说法。如墨尔本一些水上运动馆开办少儿游泳班,招生简章上说到该班介绍、教授蛙泳时,用的就是introduction to。其实,北京有些公园,如颐和园、北海等英文简介写得蛮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介词就用得很准确。中山公园内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含量的“来今雨轩”餐馆,其介绍词用的也是Introduction to. 同属园林局下,甚至在同一公园内为何差别就这么大(天坛内,老英文标示就比有些新英文标示写得好,“园中园”内的英文标示就比不收费之处的英文准确)。这除英语水平外是不是还有个管理的问题呢?北京各大公园的景点介绍和园内各处标示的英译能否让我所景仰的颐和园高翻(我不知是谁,但我觉得颐和园内各处英文标示均为精品)一并承担?
  平面的错纠了,还有多媒体包括空中的英语错也得纠纠。多年来,我每周末都看央视的“空中剧院”。戏虽好看,但主持人自报家门念CCTV时C的发音却很难听。主持人发错了音,把CCTV念成SaySayTV.,刚巧武汉方言说小孩尿尿两字就是SaySay这音,这叫我这武汉人听了怎能不更觉刺耳,连周围的一些亲友也说主持的C发音忒难听,他们还不是学外语的,也并非湖北人。26个字母中似乎C对国人最难,我发现,有些南方人爱把C念成单词SHE(她)的音,这是辅音发错了;而有的北方人则把C音标中的单元音念成双元音,即读成了Say(说)。本来这是常见错,不应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但这发生在央视主持这样的公众人物身上,就不得不与之“较真”了。主持、明星们在语言上的影响力是不可轻视的,如近些年有些年轻的女士盛行“然后吧”的口头禅,我近年看过凤凰卫视和北京电视台等的一些访谈节目,几位文体女明星都言必称“然后吧”,我不知究竟是“粉丝”把毛病传染给了明星,还是后者感染了前者? 但至少那么重要的雇员总不能把那么重要的雇主的名字都说错吧。C字母读音错不难纠正,电视台可对一些非英语专业背景的播音主持作岗前或在岗培训,抽出几分种,让他们(主要是她们)学会CCTV的正确发音,可让其见C就联想英文单词“看见”,再脱口而出,就(see)C 了不是!退一步讲,不会念C也可照样当好主持,只要别中英文“混搭”,就干脆用汉语说“央视”或“本台”、“我台”,啥事都不耽误。
  近日,获悉一国际知名英语教育商将中国大陆的英语熟练程度(EPL)排名第39位,不及日、韩,也不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乍一看到报道,我还心存怀疑,这排名准确吗,是否有商业利益驱动? 另也有点不服,觉得我们起步虽晚,但全民学英语,行行考英语的声势多么浩大,有多少万人为之倾情、解囊,甚至“疯狂”,怎么还学不好呢。但冷静想想,人家给的排名也公平。中国大陆这么大,人这么多,教育水平和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一“人均”不就下来了。即使在大都市,甚至首都,一些不争气的英语标示,还有两大名校个别教授乱译孟老夫子和蒋介石先生的英文名等案例都给这排名下等的客观性做了佐证。
  语言是载体和工具,词风、文风、译风又是我们的学风、工作作风、甚至是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映。一些英语标示的错误不正是侧射出一些人不求甚解、自作聪明、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的坏学风和不良工作作风吗?现在不是有“娱乐至上”, 低俗搞笑甚至种种猎奇恶搞吗? 英文词、英文标示也有跟风“创新”的。将“给力”的名词译为geilivability,用的是汉语拼音加英文构词后缀的“混血法”,既让中国人看不懂也让英国人不明白,简直气煞莎翁和李太白;更低级趣味的是, 有人如法炮制,给脏话“牛X”安上了英文词niubility, 真是歪才乱用,亵渎文明,此风不可长! 去年世博会前,网上爆出世博场馆附近一家洗相片的,竟胆敢将“数码冲印”英译为Digital Code Flushes Ixxxx (一邻国名),好端端的一个Digital Photo Printing被他糟蹋成将一个国家当粪尿给冲掉了。我以为,对此译者,要害问题还不是帮他纠正英文,而是要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他遵守职业道德甚至应由负责维稳的有关公权利部门对他予以训诫警告,不许他惹事,以免造成不良的对外影响。去年亚运会期间,相关的英语公共标示也出过一些错,如有的将场馆的“出口EXIT”译为外贸的“出口EXPORT”,将“亚运会观众”译为“亚洲观众”。更荒唐的是,有的地方竟把“让广州到处充满爱”这一标语口号中的“充满爱”译为MAKE LOVE(性事做爱)。
  我有一位高翻朋友,他在墨尔本的大学里教翻译课兼给移民局作翻译,去年回国观摩英语比赛时,在几个城市旅行考察,把上述“尖端”错误在内的一些典型“中式英语”收录到他手机里去了,也让我开了眼。他的手机中还有一个二线城市的纪念馆的中英文解说词。中文原义是说旧中国当年的腐败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无能为力,只好“门户开放”,这就“开埠”了,但英文词根本就看不出这些基调,因为它用的句子尽是些中性词,如The Chinese government granted residency to foreigners 等,这哪里看得出是我们在“炮舰政策”下挨打?简直就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正常行使其主权,这不是歪曲历史吗?朋友告诉我,这些都是他研究翻译、从事教学的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与他相见恨晚,不仅因为有专业方面的共同语言,而且有过义务帮人纠英文错却被置之不理的共同遭遇。海外赤子很精进,他去年刚接待习副主席访问当地的孔子学院后就来北京签约帮助雍和宫翻译介绍资料(他是位多年居士),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专业技术孜孜以求的精神都值得我学习。
  行文至此,适逢清明,自然想起了前辈领袖、世纪伟人和旷世奇才毛泽东。他老人家也是语言大师,他刻苦学习英语的精神也值得我们赞叹和学习。延安时期,他就为英语贡献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词“纸老虎-PAPER TIGER”。直至晚年,他虽日理万机且疾病缠身,仍在学习英语上狠下功夫,还与美国客人探讨英语的一词多义。他以其独特的毛式诙谐说到英语的“不讲理”,“怎么PRESIDENT一会儿是总统、总裁,一会儿又是行长、校长?”,这不就启发了我们要着力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中一定要做好用词的辨异吗?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为我们学好外语、做好翻译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如“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还有“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得下苦功不可”等等。只要我们铭记这些至理名言,身体力行,实干真抓,我们的公共标示英译就可以不出错、少出错,至少可以不出大错,即使出了错,也好纠正,也能及时纠正。窃以为,这才是对公共场所英语标示纠错的标本兼治,甚至是“治未病”的良方。
  后记:文中提到本人已吸取教训、纠错不再“单打独斗”,现想出两“依靠组织”的改进新招:一是将此文投稿,供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本人所属单位)网站职工学习园地栏目发表;二是将此文复印,分别邮寄国家外文局、中央电视台、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兼英语标示纠错办)、市交通委运输局、市园林局及朝阳区公安分局,以期所反映的问题能得到重视并予以解决。同时衷心希望得到译界同仁和广大英语爱好者的批评指正。“送人一支玫瑰,手中自留余香”,帮助别人纠错的过程也是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提高自身水平的双赢过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02:48 , Processed in 0.07152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