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回复: 0

老外娶中国老婆的下场:错在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0 1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惹来300多万网友热议。该文据称"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用充满喜感的笔调,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等于娶她全家"、"没有隐私"、"啥都敢吃"等等生活经历。网友赞弹笑骂不一。(10月28日羊城晚报)
          该博文中,列举出老外娶中国太太的多种下场。诸如"等于娶了太太一家人"、"再也没有隐私了"、"哪都不能碰"、"啥都敢吃"、"千万别和太太吵架"、"把孩子逼坏"等等,可谓不一而足,而对此,中国的男人们似乎颇有同感和共鸣。其实,老外娶中国太太无论是何种下场,其实无非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而这种文化差异不是爱情本身可以超越的,但老外的性格和中国太太的性格产生差异的时候,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其背后的文化支撑的结果,而远非其它。
          在中国的文化中,尤其是婚姻文化中。结婚本身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当老外吐槽的时候,或者没有在中国经历太多的结果。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无不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文化这样的结构,"当结婚之时,必然是两个家庭的组合"对于此,估计众多的中国人应该也有着共识。但在西方国家往往不是这样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之大,当被所谓的爱情蒙蔽双眼的老外傻兮兮的娶了中国太太的时候,真的是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详细。
          舍此之外,中国儒家文化向来讲究的是"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点一滴小的地方开始,扩展至整个天下,而任何一个小的范围都是天下的"缩影",家庭是天下的"缩影",个人也是天下的"缩影",这种"缩影"式的观念必然引发出来集体主义的逻辑,于是乎,一个家的结合就成为了两个家庭的组织,甚至是两个家族的结合。难怪老外要感叹"娶中国太太就是娶了一家",道理很简单,理解也不难,关键是老外。古代的士大夫尤其能够表达这样的情愫,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也,一个人求取功名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肩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
          所以,博文中列举的那些现实种种,也确实是现实中的很多现象。但是,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太重,没有隐私意识等等。在现实的文化差异之下,不仅老外娶中国太太会发生这样的纠结。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1998年,在克林顿总统访问北京大学时,北大中文系94级的女生马楠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的"恶劣"。反美女愤青马楠两年后本科毕业,很有意思的是,她却选择了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10月初,马楠的博客有更新,新发文章《请帮我寻找这个美国人》。博文中指出"寇白龙
(Byron Ross Cole)已于我在2011年5月协议离婚。"
          这也是现实一种。随着中国开放的进程加快,各种涉外婚姻也变得正常起来。尤其是在各种物质诱惑下,众多的中国女子选择了远嫁海外,在寻找到老外的同时也终结了自己婚姻大事。可以说,选择是没有可以评价对错的理由。只有对自己负责的机会。宏观而言,各种涉外婚姻中,也都是充斥着文化差异种种。否则,现实中也不会出现中大保安小伙在"无房无车无存款"的条件下娶到外国美女啦!凡此种种,盖在文化二字的差异,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00:46 , Processed in 0.04355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