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在四级作文考试中一展身手,掌握一些简便实用的写作原则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就给同学们推荐一套四级写作中常用的“八善”原则。它们分别是:善搭、善插、善篡、善变、善补、善煮、善用和善归。 
          A.善搭(别种语境) 
          “善搭”原则是写作中一个比较取巧的写法,说穿了就是使用一些小小的修辞。这里的修辞方法,可以是比喻(simile明喻,metaphor隐喻),可以是拟人(personification),还可以是类比(analogy,但使用起来比较狭隘)。具体做法是:巧妙使用上述修辞方法,使用另一套完整的体系瞬间取代当前话题。也就是说,为了使文章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要寓深刻的说理于形象的“取代”之中。例如,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习》一文中有此名言: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only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尽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在这里,大师级人物培根用“饮食”这一完整的系统瞬间取代“读书”系统,巧妙地使用了“浅尝”、“尽食”、“咀嚼”和“消化”四个饮食方面的动词,避免了使用了“精读”、“泛读”等读书方面的专业生僻词,从而使文章更加易懂,也方便了其后来的流传。再如: 
          A man may as well expect to grow stronger by always eating as wiser by  
always reading. 
          一个人可以通过吃变得强壮,同样也可以通过读书变得明智。 
          这里作者也是使用了“饮食”取代“读书”,“强壮”取代“明智”,只不过配合了as well…  
as…句型,使这两套系统在句子中同时出现。类似的还有很多,比方: 
          What water is to the earth is what air is to life. 
          水之于地球,如同空气之于生命。 
          Virtue is to man what perfume is to a flower. 
          美德之于人,犹如芳香之于花。 
          B.善插(相关话语) 
          这里的相关话语分为两种:插入语和引用。插入语是一种很实用的写法,易学易用,并且能够掩盖作者的短暂的词穷。插入语用起来简单,但效果却不同凡响: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有时起强调的作用;有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还可以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与前面的语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记住插入语的两个特性,即可应用得易如反掌: 
          1.形式上,插入语两端必须有逗号,以区别于其他句子成分。 
          2.内容上,插入语插在句子中,不影响原句的主谓结构。 
          插入语大体上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①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The specialist himself, who makes this his career, tak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letting off firecrackers on ceremonies and parties. 
          那个将此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专家,他本人就承担起在仪式和宴会上燃放烟花爆竹的责任。 
          ②个人观点: 
          To put such a serious problem to an end, in my mind, calls for the efforts  
from all sides. 
          终结这个严重的问题,依我之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③转折: 
          Other people, nevertheless, stand on a different ground. 
          但是,其他人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④程度上的递进: 
          The task is very difficult, besides, time presses. 
          任务艰巨,而且时间紧迫。 
          再来就是纯粹的引用。名言、新闻、文献、报告等等,都能在写作中应用得到。这里我们仅以名人名言为例进行说明。 
          约翰・万斯・切尼曾经说过: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直译过来就是“眼中若无泪,心何见彩虹”,相当于中国两句著名的唐诗:“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优美的名言如果作为引用插在文章中,就需要我们懂得如何“善”插――引文中使用插入语。你可以试着说: 
          “The soul”, once said by John Vance Cheney,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 
          “若非一番寒彻骨”,正如约翰・万斯・切尼所言,“哪得梅花扑鼻香。” 
          或者: 
          “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 once said by John  
Vance Cheney, tells us the significance of adversity.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如约翰・万斯・切尼所言,它阐释了逆境的重要性。 
          因此,在这里笔者特别要提醒大家:一、尽量不要引用大家过于耳熟能详的“俗套”名言谚语;二、不要张冠李戴,若未想起来是谁所言,可以巧妙转化,变成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  
was well known to us,”。 
          C.善篡(他人名言) 
          上面提到的名人名言,其实我们也不必老老实实地一板一眼地照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略施小计,大胆地拿过来洋为中用,他为我用,以适用于不同内容的写作。方法是:不改变句子的主干,而只变动其中的名词等松动部分。比方说,大文豪培根又曾有云: 
          Whosoever is delighted in solitude is either a wild beast or a god.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 
          画横线的部分,就属于所讲的“松动的部分”。我们可以据此充分发挥,比方说,喜欢“吸烟”、“酗酒”或“吸毒”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则可将solitude一词换作tobacco,alcohol或addiction。再者,培根又说: 
          Books are the ships which pass through the vast sea of time. 
          书籍是驶过时间大海的船只。 
          此处“书籍”便是松动的部分,视情况可以换作Friendship(友谊),Love(爱心)等词,尤其换作Friendship最为精妙,因为该词中含有ship,读起来更加韵味有余――友谊之船,便是驶过时间大海的船只。但要注意,人称变单数,换过来之后谓语也要相应变单数,包括定语从句。类似的,能将主语换作“友谊”和“爱心”的还有谚语: 
          Time and I against any two. 
          时间和我携起手来抵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