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是先“喝汤”还是先吃“正餐”——浅谈阅读文章结构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0 09: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新东方听说读写拔高长线班教师王楠楠,在长线班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授课时间里,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也是学生普遍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些共性的问题,比如:文章如此之长,句子如此之复杂,怎么去看呢?其实,复杂固然让人头疼,但也未必没有出路。在理解一个部分的复杂性之前,你最好先理解整体的复杂性。怎么样去合理地分析一篇文章结构,第一段是中心呢?还是第二段是中心?那和用餐很像,那就是先让你来点开胃小菜挑逗一下呢?还是直接性给你来一盘所谓的“硬菜“。具体怎么理解,我会从下面几种不同的段落来进行解释。
          1. 说明性的段落
          所谓说明,作者解释某一特定的概念或观点的段落。他们通常比较容易识别,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说明性段落的开始一两句话通常给出所解释或讨论内容的总体想法,最后一两句将是结果或结论,中间是详细论述。所以段落的重点就是先给出“正餐”,这是本段的中心或者叫主题。全文围绕论述。
          2. 议论性的段落
          这样的段落模式,通常来讲是先在第一句里给出讨论的论点,或者是某些专家的论点。然后再进行讨论,解释或者研究调查,最后在段落末尾给出总结。那么这就是“先给出正餐”,然后慢慢论述。通过某些例子或者研究一点点把你说的是心服口服,接受观点。
          3. 描述性的段落
          通常是设置场景或扩展前面介绍过的想法。这些段落常常是用于渲染或润饰主题的,因此与那些介绍主要内容的段落相比,就显得不重要。
          利用段落结构和他们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提高你的阅读效率。在一般文章中,开头和结尾的极端常常包含了大部分重要信息,而中间的段落则是些细节。如果你所阅读的材料是这种类型的话,那么在略读时,应集中在开头和结尾的一些段落。那就感觉像中国人吃饭似的,先吃“正餐”,“硬菜”,吃完了喝汤,“溜溜缝”。
          有些作者喜欢在开始时,先“润润嗓子,清清嗓子”,然后再第二段或第三段猜真正开始触及文章的“肉”,就像西方人,吃饭讲究,先“调氛围,来点开胃菜”,然后再进入“正餐”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应该在这些段落里,直接奔入第二段或者第三段。
          因此,结合具体段落的特定模式,再结合段落结构的特性,这样在读文章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合理的分析段落体裁,判断段落模式,然后再去看“是先给汤,还是先给硬菜”。通过此方法,我们可以迅速地理清文章结构,有针对性的阅读,该舍即舍,取舍得当。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有效地节约视力范围。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12:13 , Processed in 0.07849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