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之前听说读写拔高课程中,有许多同学不止一次的问过我:老师,做阅读题目的时候我总是不能够做完,时间总是不够。然后问我原因在哪里。我总会告诉他:阅读速度不够原因之一在于:做阅读题目要掌握方法,不能够一字一句的去读。那样的话既浪费时间,又会过分的被细节内容所迷惑。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当是高效的,能够最快速度作出题目的。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主旨阅读法,并且给大家一个小例子证明这种阅读方法的有效性。
所谓主旨阅读法,其含义是指:只读每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即段首句。我们都清楚,外国人写文章的一个特点在于:他们不善于拐弯抹角的说话。这就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内容会放在前面去说。所以说,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这段话的风向标。他会直接表明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各位同学可以想象到,如果采取主旨阅读法只去读每段文字的第一句话,时间必然可以大大的节省。主旨阅读法对于解决主旨题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北京卷高考题的第四篇阅读。这篇阅读的题目叫做Wilderness。通过题目我们就能够确定,这篇文章准备介绍一些关于“荒野”的问题。然后我们进行主旨阅读。
第一段段首句为“In wilderness(荒野)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world.” This is a
famous saying from a writer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athers of
environmentalism.显然这句话的目的是要引入话题。
第二段段首句为As John Sauven of Greenpeace UK points out, there is a strong appeal
in images of the wild, the untouche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they speak of the
nature that many people value most
dearly.这句话中关键性的词语为appeal,意为吸引。所以说,第二段表达的一定是对于荒野开发持积极态度的人的观点。
第三段段首句为Lee Lane, a visiting fellow at the Hudson Institute, takes the
opposing
view.很明显,通过这句话中的opposing这个词可以看出,第三段准备写对于荒野开发持消极态度的人的观点了。由此可见,第二段和第三段应当是并列的。前三段的基本结构为总分。
接下来看第四段。段首句为I look forwards to seeing these views taken further, and to
their being challenged by the other
participants.注意,这一段开始介绍“我”,也就是作者本身的观点了。可以看出,作者开始对前面的观点进行总结了,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与前文不构成并列关系,也不构成子论点的关系。
最后一段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第三段分别为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的论述,形成对比。第四段介绍作者自己的观点,最后一段进行总结。这篇阅读理解的第四题考察的便是文章结构。题目如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A. B. C. D.
CP: Central Point P: Point Sp: Sub-point(次要点) C: Conclusion
通过前面的分析,D选项为正确选项也就毫无疑问了。
这只是主旨阅读法的一个简单应用,而阅读方法又有很多。提高阅读能力,平时的积累固然重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提高分数的一个法宝。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掌握阅读技巧,欢迎来到高中听说读写拔高的课堂!各位同学加油!
新东方高中听说读写课程报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