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1

陈越:五十四张牌都翻开,人生何来挑战?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8-2 11: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陈越,“财经新东方”——高才会计培训的掌舵者,曾经的他手握美国雷鸟商学院的抢手文凭,轻而易举地开始了在美国职场的摸爬滚打,从美国运通到摩托罗拉,从美国宝捷到东亚银行北美总行,从财务商业分析师到高级财务分析师再到副总裁。2005年他在事业巅峰毅然选择回国创业,七年磨一剑,终实现“美国梦”的位移。
       

a0bcd62180fc4c79ac4a8b434f20495a29.jpg

a0bcd62180fc4c79ac4a8b434f20495a29.jpg

       
               
                        【本期人物】
               
                        高才会计培训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培训师。 毕业于著名的美国雷鸟商学院(Thunderbird),拥有多张全球认可的顶级财经资格证书(如美国CPA、CFA、CMA等)。曾任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唯一亚裔董事,先后就职于摩托罗拉、美国运通、宝捷、美国东亚银行北美总行等国际知名企业担任财务商业分析师、高级财务分析师、副总裁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市场财经、金融经验,在其事业巅峰期,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创办高才培训,并在6年间培育了超过5900位财经精英,其中不少学员已经成为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型企业的财务总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精英力量,正在为国内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部落主页:http://bulo.hujiang.com/u/14383526/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inksuccess
       
       
        有梦想就不觉得困难
        身高190cm的陈越,很难不做到“鹤立鸡群”,但挺拔的身型并未给人带来太多的疏离感。一如如今坐在高才培训总裁椅上的陈越,周身并未散发出商场得意的傲气,反倒多了一种与人为善的儒雅风度和中西合璧的远见卓识。
        约定的采访时间在上午十点,可当记者疾步匆匆地赶到公司,却见陈越早已驻足在浦软大厦的一楼大厅,那时还不到九点半。他说“怕路上堵车”。
        “守时”已然成了而立之年的陈越根深蒂固的习惯。而这种强烈的时间观念,或许与他十年的美国生活不无关系。
        1995年,在上外读了半年书的陈越为了追寻那个由来已久的“美国梦”,选择了退学,“从六岁就开始学语言,一直想到国外看看他们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梦想非常执着”。
        可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出国留学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六个月签证周期的限制,还需要想方设法获得全额奖学金,并不断揣摩签证官的心思。
        第一次,陈越拿了个半额奖学金,被签证官搪塞“你最好读完本科再来”;第二次,孤注一掷的陈越,一下子申请了三四十所学校,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口的邮箱,眼巴巴地等着回信。皇天不负苦心人的是,陈越终于等到了一个肯给他全奖的高校,拿着系主任亲笔写的推荐信,陈越轻而易举地征服了签证官,获得了通往美利坚的钥匙。
       

4030ec24d2ed4543a8d32eb85faed50429.jpg

4030ec24d2ed4543a8d32eb85faed50429.jpg

        (陈越在美国)
       
        读会计是为了获得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初到美国的陈越没有太多的乡愁。常年处于父母严苛管教下的他,一下子飞出一万多公里,“到美国没人管我了”,这种滋味不是苦涩,而是狂喜。
        由于从六岁起就接触英语,初来乍到的陈越并未在语言上摔过任何跟头。他喜欢跟当地人沟通,喜欢看美国的电视节目,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陈越很快做到了交流无障碍。
        从印第安纳州的高盛学院到亚利桑那州的雷鸟商学院,从会计到MBA,陈越在金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令人讶异的是,这并不是他骨子里喜欢的。
        陈越是坐不住的一个人,不喜欢一个固定的模式,他喜欢开放式的,做自己比较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别人让自己去做。这与整天爬格子的会计工作实在相去甚远。
        可为了拿到美国绿卡,陈越还是坚持着最初的轨迹。他不愿在等待中得过且过,而宁愿把不喜欢的会计做得风生水起。
        第一份工作来得不费吹灰之力,他把纽约时报上的招聘信息翻了个底儿朝天,一番狂轰滥炸后倒也收获颇丰。最终,他走进了美国运通,成了纽约曼哈顿众多金融才俊中的一员。
        快节奏的工作并未消磨陈越的斗志。他所在的工作组有12个人,拥有CPA资格的有六个,而陈越是剩下的六分之一。在环境的逼迫和自我的驱动下,陈越一发不可收拾地考取了CPA、CFA、CMA等金融证书。
        这在当时仅是工作所需的几张纸,却成为陈越日后事业发展的奠基石。
        在中国实现“美国梦”
        从美国运通到摩托罗拉,从美国宝捷到东亚银行北美总行,从财务商业分析师到高级财务分析师再到副总裁,2005年之前的人生路,陈越一路高歌猛进。
        那个曾经的“美国梦”:一套房子,一辆车,几个孩子,一条狗,已经成为唾手可得的现实。可是,事业的成功并没有给陈越带来持续的快感,因为自己的工作始终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他闲暇时会不断地拷问自己:现在的自己真的发挥了最大的价值吗?“美国梦”实现了吗?在他看来,“美国梦”已经不是车子、房子、票子这般的物质满足,而是吸收美国的开拓精神,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他想到了回国创业。可是放弃高职高薪又谈何容易?身边的很多朋友觉得不如保住眼下的工作,再去做自己想做的。可是这在陈越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舍得舍得,你必须舍弃很多,才会得到一些东西”。
        抱着兵逢绝路而后生的决心,陈越辞掉了副总裁的工作,揣着9万块的创业资金,只身回到上海。
        在美国时,陈越已经瞄准了教育培训这个巨大市场。在语言培训方面,新东方已是当时的龙头老大,而在金融培训方面的空白却始终没有人来填补。陈越多年的金融积淀,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他雇了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没资金,没人脉,没名气,陈越只能和助手一起,拿着易拉宝,花上一晚的时间,跑三四所大学演讲。
        慢慢他凑成了由九个人组成的第一个班级,从“三无人员”到老师、出纳、销售“三位一体”,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
        可不到一年的时间,那个仅有十几个学生的高才培训已经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学员。七年过后,高才培训已经走在了全国金融培训的最前沿,四千多的学员已经成为高才的“行动名片”。
        下页内容提要:英语分享家,线上活跃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0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20
发表于 2016-8-2 1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英语,是我的爱好和责任
        如今的陈越已经不需要日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他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另一个兴趣爱好——美语学习。
        去年的八月八日,陈越在博客上开辟了自己的Johnny美语专栏,并在微博上以一天三四十篇的量分享着自己的英语心得。这些内容大多来自陈越的个人积累。他在美国期间,每年都会买美国俚语摘录经典例句;看美剧甚至与别人聊天的过程中,也会用心记录好的句子。
        在新浪微博的三亿用户中,以英语学习为主题的不下几万,想要在稍纵即逝的信息流中被捕获,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陈越看来:“专业英语课程上去了,日常英语也要跟上,两者是互补的。我有这个爱好和责任,跟大家分享。”
        在他看来,学英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老外看什么,你就看什么,老外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可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进去了,非常快,学到了可以退出来,未必要失去自我,但要做出一些牺牲。”
        虽然已经回到祖国,不必每天都说英语,但是陈越还是习惯性地看到霓虹灯上的英文,会问自己“认不认识”;在路上偶遇一家名叫“Rendezvous”的餐馆,脑海中会立马浮现这个缘起法语的单词背后的故事。
        英语,已经成了陈越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教育成为习惯已经指日可待
        在沪江部落,已经入驻沪江名人社一月有余的陈越保持着全勤打卡的记录。对于这种线上的英语共享方式,陈越已经熟稔于心。
        他会以一天至少两条碎碎的频率发些英文经典短语,隔三差五地发些自己录制的英语学习音频,对于主页下端粉丝的留言也是有问必答。
        在他看来,正如非典成就阿里巴巴一样,网络的发展也终将成就沪江。“曾经在网上买东西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一种习惯;对于网络教育而言,这个日子非常近了。”
        不过,互联网学习也并非完美无缺,约束力的缺失是陈越一再强调的问题。在他看来,网络有很多干扰,没有同伴很容易丧失激情,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争取在自控力耗尽前,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采访中,陈越曾说“五十四张牌都翻开了,人生就没有太大挑战了”。从美国回到中国,他翻开了高才培训的牌;从高才培训到Johnny美语专栏,他翻开了美语学习的牌;不知未来的陈越,还会翻开什么样的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0:17 , Processed in 0.066565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