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干杯 VS. ganbei:“国粹”动词是如何进入牛津辞典的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30 10: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anbei85241.jpg

ganbei85241.jpg

        还记得上回我们说过牛津辞典中的那些中文词汇吗?还记得最近一个被收录牛津辞典的是什么中文词吗?还记得有哪个“国粹”动词进入了牛津词典吗?戳此回顾>>
        今天我们来说说那个“国粹”动词:干杯
        所谓某词汇“首次进入”(first entry)英语,是指由牛津词典编辑人员所查到的该词汇首次被某英文报章或作家引用,如果此后持续有报章或作家使用这个词,牛津词典组织专家评审后才会考虑收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假如有一天“不折腾”(buzheteng)真的会进入牛津英语词典的话,可能要到2050年以后了。
        回到“干杯”这个词,这个词首次进入英语是1940年英国女旅行家Violet Cressy-Marcks 所著Journey into China (vii. i. 257),书中引用了“干杯”这个词,原话是这么说的:
        We ‘Kaanpei-ed’ frequently, raising the small wine cups, and drinking the warm wine. They use the word Kaanpei, raising the glass to the guest, rather like our saying ‘Good health’.
        那时我们常常“干杯”,端起小小的酒杯饮温酒。他们使用“干杯”这个词,端着酒杯向来宾致意,就和我们说“祝你健康”差不多。
        所以,“干杯”这个词首次进入英语的拼法是“Kaanpei”,还可以作动词过去式“Kaanpei-ed”。196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在Side of River 一书(vii. 59)中也引用了这个词,原话是:
        ‘Kan-pei!’ (Bottoms up!) we all said(我们大家都说:“干杯!”)
        可见,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干杯”已经被拼写为”Kan-pei”了。1976年7月7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报纸Courier-Mail 写道:
        One of the cordial customs in China is to ganbei a Mao-tai—to down in one dash a glass of the country's famous colourless wheat-based liquor.
        中国的礼节习惯之一是干杯茅台,即一口气喝下一杯这个著名的以小麦酿制的白酒。
        这时“干杯”的拼写就成了汉语拼音“ganbei”,1987年4月13日美国《时代》杂志提到“干杯”时也写作ganbei。不过,直到1997年,牛津英语辞典才收入ganbei这个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07:49 , Processed in 0.04504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