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回复: 0

新东方赵建昆:英语专四听力应关注长久不衰的话题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2 21: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最后复习阶段重点
          在建昆老师看来,最后复习阶段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①保持复习的感觉;②不断记住新的固定搭配和词组。
          与此同时,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关注历年真题里的正确答案形式。
          很多同学在准备专四过程中可能遇到完形填空、语法和词汇这几个大难点,建昆老师认为这些部分虽然分值只占据25%,但是题量较大,一共50道题,相当于每道题0.5分,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仔细查看单词之间的关系和正确答案的特征。
          关于专四真题利用
          建昆老师认为,真题是准备专四考试的一个重要法宝,如果大家的历年真题已经做完了,那么最后阶段不建议大家再做模拟题,可以再重新做一遍真题。建议大家买一本新的真题集继续做,这个阶段做的时候可以任意选择某一题型,感受一下自己对正确答案的领悟。如果第二遍做的时候还对某些正确答案不了解,或者以前做对的现在又做错,或者以前做错现在又做错的,那么就说明之前做的时候复习不够扎实,还需要重新复习这一块内容。
          对于真题中的听写部分,可以任意选择某一年真题听写,试试看自己能否正确写出相关内容。
          至于作文,则可以按照一下方法进行:挑出几篇个人觉得写得不错的有代表性的文章给老师看看,请老师帮忙修改提高,给出建议,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是语言,用词,语法,句式还是结构问题,并抓紧时间改正。
          如果有人现在还没有开始做真题,建议大家从最近的真题往前做,先做2012年的,再做2011年的,就这么往前推。建昆老师表示,因为试题改革的原因,2005年以前的真题不必要整套做,可以挑选其中的听写、阅读、语法和词汇、写作以及完形填空,以前老真题里面的对短话、纯数据判断题现在已经废除,大家可以不用去做。
          各题型的复习建议
          听力占专四考试总分的30%,而关于听写的复习,大家这段时间可以保持两天一篇的练习频率,第一天练习听写,第二天纠正错误,每天锻炼自己的手感,比如说书写的美观度,怪异符号的去除。
          长对话和短文听力的关键在于大家是否有时间看完题目以及有技巧地去看题目。大写和数字的位置、判断的位置都是我们要注意去看的地方,没有这些提示的时候要注意看动词和宾语的位置。
          新闻听力不会和时政有太大关系,大家重点要关注一些长久不衰、不太敏感的话题,专四以前常考的两大话题就是爆炸和海难,经济方面常考的就是经济下滑,在自然灾害方面考过风暴,在恐怖主义话题方面,推荐大家关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家,而朝鲜问题、伊朗问题,中日关系,台湾问题比较敏感,所以这类话题不会作为考点。推荐大家上《中国日报》或者中国国际广播之声网站,去搜索这方面的消息。
          关于完形填空,语法和词汇的复习,赵老师个人不建议大家花太多时间在完型上,因为完形填空是一个相当具有偶发性的题目类型。而语法词汇方面,大家可以归纳一下2009年-2012年真题上的真题词汇和语法知识。
          关于阅读,英语专四主要考查个人定位能力与定位成功后能否选对答案。很多同学可能反馈阅读时间不够用,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有同学来说,做阅读时必须坚持先读题目后看文章。
          写作方面,热点内容不会成为考点,也不建议大家用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去写,大家只需要按照专四的思路进行三段式写作即可。
          便条写作的格式已经固定,大家只要翻译到位,格式正确即可。
          建昆老师考前寄语:只要想提高,就永远不晚。不要去在意备考时间的短暂和个人准备的不足,你现在需要的不是犹豫和等待,而是想都不要想,直接get started。
          英语专四考试是英语专八考试的预演和补充,难度并不大,只要大家稍稍认真准备,把2005年-2012年的真题做1-2遍,并且让自己处于英语专业学生中一个中等的水平,那么通过这堂考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4 22:36 , Processed in 0.07234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