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2

福州新东方:2014年12月20日大学英语六级写作分析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2 13: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体介绍:
          2014年12月20号刚刚考过去的六级写作题目,其实跟我们之前考过的图画作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分别考察的是1、合理利用技术;2、学历与求职的关系;3、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本次题目不偏不怪,均是和大学生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图画描述能力和是非问题论证能力。无论是哪个题目,均可以套用我们在新东方课堂上反复操练的句型与模板。
          对于图画作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仍然按照三段论模式处理,第一段:描述图片,由浅入深,剖析图片的深刻内涵,引出全文议论的核心。针对二三两段,我们需根据题目的应区别对待。对于whether technology is indispensable in education 和whether there is a shortcut to learning这两个话题,我们应将其处理为正反观点对立型文章,在第二段中讨论正反双方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分析原因。第三段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并说明理由。对于what qualities an employer should look for in job application这个话题,我们可将其处理为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分析。第二段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对原因进行分析,第三段提出自己合理化对建议并且总结全文。
          正如笔者在新东方课堂上反复强调的,图画作文因其难度适中、考察全面、命题模式成熟,成为考研中长盛不衰的考察形式。今后的六级考试中,图画作文将成为一个热点命题模式。
          2014年12月20日 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分析 新东方福州学校 熊正
          总体来看,2014年12月的6级听力与同年6月相比难度略高。首先,听力录音中的女方略显造作的英式发音可能让部分同学不习惯。
          其次,听力短对话的第五题出现了之前考试较少出现的时间题目,四个时间,绕了2个弯答案才出现。第三,篇章听力的第二篇出现了,已经很久未考查的“说明介绍”类文章,介绍轮船的服务与功能,信息点密布,让部分考生难以抉择。最后,单词听写部分也有一定难度,诸如appropriate, seeking out等词汇与词组听写出来难度较高。然而,绝大部分题目类型与难度与往年持平。例如,经典的场景题--短对话的第4题: A. in a bus B. in a boat C. in a clinic D. in a plane; 态度题--长对话12题:A. irresponsible B.aggressive C. conservative D. unsatisfactory;科技类题目--篇章听力第三篇中得分表达“scientists find that..." ; 听写当中的appropriate这个词在最后的课程当中也有押中。
          总之,在考试准备过程中按照听力方法练习的同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8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270
发表于 2016-7-12 1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2月20日 大学英语六级阅读分析  新东方福州学校  江训燕
          六级考试已落下帷幕,大家几个月来的辛苦付出在20日下午得到了验证。纵观六级的阅读部分,选词填空依旧是个老大难的题目,特别是单词储备量不多的同学会感觉无从下手。匹配题考查的是定位能力,“眼疾手快“的同学想拿下漂亮的分数并非难事,当然这眼疾手快需要建立在平时大量的训练对英文单词反应敏捷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对传统阅读部分给大家做具体的解析。今年仔细阅读对大纲词汇的考查与往年持平,有认真复习过真题的同学在词汇上不会感到太大难度,但是题干中陷阱较多,稍不留神容易出错。
          Passage One
          56. 细节题。题干问作者希望人们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第一段第三行讲到”The change is the rapid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然后其后全部是讲的urbanization带来的影响。所以,选D The impact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此题也可根据我们课上讲到的高频词做题法得出答案。
          57. 细节题。根据关键词”the ultimate invasive species”定位在第三段。第三段第一句开头与题干重合,且出现特殊标点符号,看完首句便可直奔选项。文章讲到“当人们到了一个新的领地,人们就会取代之前已经存在了的物种”接着又说“当这个区域被新的城市替代了之后,二氧化碳又会开始排放。” 由此可推出意思是说人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赶走原有的物种。所以,选C They force other species out of their territories。
          58. 细节题。”urbanization in poor countries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说明对城市化的看法改变了,第三段的第三句话”as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ove from..., the shift my reduce the pressure on land, which could in turn b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所以选B the pressure on farmland will be lessened。Reduce 与lessen构成同意替换,表示减少、降低一类词的同意替换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做过专门的总结。
          59. 细节题。根据”living comfortably in the city”定位在第三段最后一句话”Getting enough to eat and enjoying 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living fully on the grid is certainly a good thing--but it does carry an environment price.”考查到了破折号和转折词”but”,强调了对于环境的破坏。所以,选A It incurs a high environment price。
          60. 细节题。题目问到如何才能将其影响最小化,看到最后一段第二行”If we do it the right way, we can reduce ...”这里”do it right”和选项的”appropriate management”同义替换,所以,选C 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Passage Two
          61. 细节题。关键词”Facebook”,问到创建Facebook的初衷是什么,定位在第一段第二行”His intent was to connect college students.”所以根据同意替换选B To b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to close contact。
          62. 细节题。问的是”social media”对”learning”的影响的变化,看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during my childhood和第三段首行的today,看出前后的区别,第二段讲到过去我们的信息来源是来自父母、老师或者朋友,第三段就在讲现在social media的出现就改变了这一状态,说明social media让我们现在信息来源广泛化。所以,选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re greatly expanded。
          63. 观点题。这个题干的问法我们并不陌生,在真题中问过多次,问作者的观点。根据”social media”定位在第四段,文章都在具体举例说明坏人是如何利用social media去破坏人们生活的。所以,选A,属于归纳性同意替换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may use it for evil purposes。
          64. 细节题。以”business”和”social media”为关键词定位发现文章没有找到类似的字眼,但我们看到了Amazon和Google,文中以亚马逊和谷歌为例告诉我们商家可以利用它来预测顾客的需求。所以,选B Anticipating the needs of customers。
          65. 态度题。作者是如何看待social media的?”答案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来了个转折,”I am optimistic, however, about a connected humanity will find a way to uplift itself”, 既然是”optimistic(乐观的)”,只要根据这个感情色彩词便知作者对其是正面评价,于是应该选择A It will enable human society to advance at a faster pace。
          【点评】
          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并不难读懂:第一篇文章讲的是”urbanization”,第二篇文章由”Facebook”引出”social media”,话题不难。
          六级考试已经结束,大家就放松心情,祝好运,祝期末快乐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3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82
发表于 2016-7-12 14: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2月20日 大学英语翻译分析  新东方福州学校  江训燕
          翻译部分很多同学望而生畏,感觉面对一堆的中文无从下手。其实翻译想拿分是很简单的,主要依赖于两点:胆大和灵活。所谓胆大就是敢写,所谓灵活就是千万不要畏惧于中文字面意思,一定要懂得找中文同意表达法。
          我们来以其中的一套做详细解析:
          自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中国已从计划经济转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经历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平均10%的GDP增长已使五亿多人脱贫。联合国的“千(millennium)  发展目标”在中国均已达到或即将达到。目前,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发展服务业和解决环境及社会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已设定目标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得到教育和医保的机会,并扩大社会保障。中国现在7%的经济年增长目标表明政府是在重视生活质量而不是增长速度。
          参考译文如下:
          Since it started to reform in 1978,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and social sections and transformed from plan-oriented economy into market-based economy. More than 500 million people have abandoned poverty on the basis of an average of 10% growth of GDP. The “millennium project of development of UN ” has been fully or nearly achieved in China. Currently, China’s 12th Five-Year-Plan focuses on the issue that we should improve service industry as well as environment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our societ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set goals to reduce pollution, raise energy efficiency, increase our opportunities to receive educational and medical treatment, and enlarge social insurance. Th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7% in China currently show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switched its concerns from social development speed to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解析:从文章话题上看,这篇文章充分遵循了课上所强调的考试大纲明确的五大题材(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中的社会发展问题,同学们要有意识地积累和学习。这一部分拿高分的关键在于采取“降B格”的方式,不用刻意追求华丽的语言,只要“达“不要求“雅”! 文中的多个表达像“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服务业”“环境““ 减少污染”“能源效率”“教育”“医保”“社会保障”“年增长”等等这些在我们的阅读课上大家都有学过,所以我们说阅读是个大量大综合输入的过程,大家一定要重视研习真题!“发展目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翻成the project of development和12th Five-Year-Plan,这个大家平时要多关注新闻网站,比如新华网,多看些跟政府社会相关的新闻报道积累词汇。句式上说,大家不要一味追求长难句,除非你的语法相当扎实,若不能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大家先牺牲句式的复杂度要先保证拿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2:26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