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8-12 16:24:25

Condensation

  “省略”是指省掉一些词组和赘语,而“浓缩”则指提炼大意,目的都是为了“简约”,今后统称“简约技巧”。
          “简约技巧”主要适用一些语速较快的发言。例如为广播语速的电视新闻做同传,谁惯于提炼大意,谁就能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如果让原文字句牵着鼻子,不仅自己累,丢句率高,而且即使字句全在,听众也累,甚至可能不知所云。
          简约的尺度完全由讲话者的语速决定,越快越需要简约,否则更容易漏译。
          简约的原则是尽量不丢有效语句,译出每句的核心内容,省略那些拖泥带水的修饰词,一些反复出现、与会者根据上下文完全明白怎么回事的东西也可省略,也可视情况用成语或套话浓缩长句。只要每句大意在,就不能算你翻译不完整。
          以下是几种简约情况:
          1. 非限定性修饰语和修辞性同位语可以跳过。下面的例就属于这种情况。其中“in this context”只是行文中的一种过门儿,有它无它并不影响交流。既然“debate”也是一种“exchange”,多说一个少说一个并不影响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非限定性”和“修辞性”这些关键词,有些修饰和修辞,如外交表态,究竟用“tranquil”、“smooth”、“steady”还是“positive”来形容中美关系,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定性”,很有讲究,不得含糊,必须逐字译出。
          例:far from replacing mechanisms that already exist
          简约后的译文:“不是为了取代现有机制,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文化政策网只不过是提供一种补充。”
          2. 一些反复出现、与会者根据上下文完全明白怎么回事的东西可以省略。
          例: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held in Cairo, Egypt, 5-13 September 1994.
          发言中第一次出现可浓缩成“94开罗人发会议”,接着如反复出现,只需用“人发会议”或“开罗会议”即可。时间、全称均可省略。
          3.用成语浓缩一大段内容。如下面这个例子,一听到“symptoms”,有经验的口译便会立即准备围绕“标本兼治”的成语处理整段内容。
          例:Food provisions and international aid treat the symptoms of poverty and war but that is no longer enough, long-term solutions and drastic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Child soldiers need an end to the wars they are being forced to fight, not just a food hand out. We must stop focusing on the symptoms of poverty and start finding and fighting the causes of that reality.
          浓缩大意:“粮食和援助只治标,结束战争才治本。要根治贫困和童军问题,我们必须着手治本。”
          综上所述,正式官方表态,字字千金,必须逐字逐句译全;论述性长篇大论,可以相机简约;语速越快,简约度应当越高。
          当然,此前也有网友问过,如何在瞬间决定取舍?处理不当,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甚至还会出现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可能性。这种担心完全是合理的。所以,本译一再强调:“retelling”、“paraphrasing”等练习对养成捕捉思路、浓缩大意的习惯非常重要; 没有多年的习惯成自然,贸然图简约,其实际效果只能是偷工减料。“浓缩”、“省略”等简约技巧,能否用得恰到好处,尤其是用贴切的成语去浓缩长句的本领,是检验一位同传是否老练的试金石。没有五到十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口译应慎用此法。可以说,“简约”因老成而日趋必要,靠经验而逐步完善。(Reduction is necessitated by maturity, and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onden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