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英语四级写作中的“八善”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在四级作文考试中一展身手,掌握一些简便实用的写作原则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就给同学们推荐一套四级写作中常用的“八善”原则。它们分别是:善搭、善插、善篡、善变、善补、善煮、善用和善归。A.善搭(别种语境)
“善搭”原则是写作中一个比较取巧的写法,说穿了就是使用一些小小的修辞。这里的修辞方法,可以是比喻(simile明喻,metaphor隐喻),可以是拟人(personification),还可以是类比(analogy,但使用起来比较狭隘)。具体做法是:巧妙使用上述修辞方法,使用另一套完整的体系瞬间取代当前话题。也就是说,为了使文章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要寓深刻的说理于形象的“取代”之中。例如,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习》一文中有此名言: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only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尽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在这里,大师级人物培根用“饮食”这一完整的系统瞬间取代“读书”系统,巧妙地使用了“浅尝”、“尽食”、“咀嚼”和“消化”四个饮食方面的动词,避免了使用了“精读”、“泛读”等读书方面的专业生僻词,从而使文章更加易懂,也方便了其后来的流传。再如:
A man may as well expect to grow stronger by always eating as wiser by
always reading.
一个人可以通过吃变得强壮,同样也可以通过读书变得明智。
这里作者也是使用了“饮食”取代“读书”,“强壮”取代“明智”,只不过配合了as well…
as…句型,使这两套系统在句子中同时出现。类似的还有很多,比方:
What water is to the earth is what air is to life.
水之于地球,如同空气之于生命。
Virtue is to man what perfume is to a flower.
美德之于人,犹如芳香之于花。
B.善插(相关话语)
这里的相关话语分为两种:插入语和引用。插入语是一种很实用的写法,易学易用,并且能够掩盖作者的短暂的词穷。插入语用起来简单,但效果却不同凡响:有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看法;有时起强调的作用;有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还可以起转移话题或说明事由的作用;也可以承上启下,使句子与前面的语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记住插入语的两个特性,即可应用得易如反掌:
1.形式上,插入语两端必须有逗号,以区别于其他句子成分。
2.内容上,插入语插在句子中,不影响原句的主谓结构。
插入语大体上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①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The specialist himself, who makes this his career, tak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letting off firecrackers on ceremonies and parties.
那个将此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专家,他本人就承担起在仪式和宴会上燃放烟花爆竹的责任。
②个人观点:
To put such a serious problem to an end, in my mind, calls for the efforts
from all sides.
终结这个严重的问题,依我之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③转折:
Other people, nevertheless, stand on a different ground.
但是,其他人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④程度上的递进:
The task is very difficult, besides, time presses.
任务艰巨,而且时间紧迫。
再来就是纯粹的引用。名言、新闻、文献、报告等等,都能在写作中应用得到。这里我们仅以名人名言为例进行说明。
约翰・万斯・切尼曾经说过: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直译过来就是“眼中若无泪,心何见彩虹”,相当于中国两句著名的唐诗:“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优美的名言如果作为引用插在文章中,就需要我们懂得如何“善”插――引文中使用插入语。你可以试着说:
“The soul”, once said by John Vance Cheney,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
“若非一番寒彻骨”,正如约翰・万斯・切尼所言,“哪得梅花扑鼻香。”
或者:
“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 once said by John
Vance Cheney, tells us the significance of adversity.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如约翰・万斯・切尼所言,它阐释了逆境的重要性。
因此,在这里笔者特别要提醒大家:一、尽量不要引用大家过于耳熟能详的“俗套”名言谚语;二、不要张冠李戴,若未想起来是谁所言,可以巧妙转化,变成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
was well known to us,”。
C.善篡(他人名言)
上面提到的名人名言,其实我们也不必老老实实地一板一眼地照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略施小计,大胆地拿过来洋为中用,他为我用,以适用于不同内容的写作。方法是:不改变句子的主干,而只变动其中的名词等松动部分。比方说,大文豪培根又曾有云:
Whosoever is delighted in solitude is either a wild beast or a god.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
画横线的部分,就属于所讲的“松动的部分”。我们可以据此充分发挥,比方说,喜欢“吸烟”、“酗酒”或“吸毒”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则可将solitude一词换作tobacco,alcohol或addiction。再者,培根又说:
Books are the ships which pass through the vast sea of time.
书籍是驶过时间大海的船只。
此处“书籍”便是松动的部分,视情况可以换作Friendship(友谊),Love(爱心)等词,尤其换作Friendship最为精妙,因为该词中含有ship,读起来更加韵味有余――友谊之船,便是驶过时间大海的船只。但要注意,人称变单数,换过来之后谓语也要相应变单数,包括定语从句。类似的,能将主语换作“友谊”和“爱心”的还有谚语:
Time and I against any two.
时间和我携起手来抵两人。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最前面提过的名言。既然能将“读书”和“饮食”联系起来,同样,我们亦可将“育人”和“饮水”联系起来:
Schools are a fountain of knowledge. Some students come to drink, some to
sip, and others just to gargle.
学校是知识的喷泉,有些学生来饮水,有些来湿下嘴,其他的只是来漱口。
最后,再教大家一招特技:藏而不漏。当引用的名言并不为广大大众所熟知的时候,我们可以巧妙地拿过来即,除去所有的引号和提出者,将名言本身赤裸裸地现在文中。例如: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wait and hope.
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希望。
这是法国作家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ére)的名言,但若对作者避而不谈,则比较容易被认为是笔者自己所言,以此加深文章本身的底蕴。
D.善变(高分句式)
概念不难理解:如题,即:学习、掌握并牢记难度较大的句式,并尝试造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there be句型中,同学们经常愿意造的一个病句就是“there be sb. do.
sth.”,意为“有某人做某事”。可是这里却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be动词与do联用。为什么不能联用呢?因为there
be句型本身是倒装句,真正的谓语是系动词be,所以后面万万不能再出现第二个谓语do。因此,像这样一个含双重谓语的病句,最直接的改法是将do改成非谓语的形式:非to
do即doing。然而,在长期的阅读和总结当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错误往往可以通过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去改正――在do前面加上一个who。这样一来,整个句子变成一个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do犯的错误,同时又增加了句子的难度。
这是一个易学易懂的简单例子,大家可以尝试着去使用。另外还有一些高分句式,举例如下:
1)Nothing is + adj(比较级)+ than to + V(没有……比……更重要了)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receive education.
没有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事。
2)By +Ving, S + can ~~ (借着......,..能够……)
By doing exercises, we can always stay healthy.
借着做运动,我们能够始终保持健康。
或者,大家也可以干脆记住一些常用的套用句型,如:
3)Many people welcome __________ with applause and enthusiasm, singing high
praise of such a ______.
许多人对……热烈欢迎,并对如此之……拍手称快。
4)We are happy to se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is new policy of
________.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项……方面的新政策的平稳贯彻。
高分句型是突破高分作文的瓶颈,因此同学们要多学,更要多用。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建立在语法知识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在此也不得不提醒大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语法体系健全,否则容易出现东施效颦的效果。
E.善补(平行结构)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其次,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再次,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再者,要运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辨,因为学是越辩越明的;最后,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以上的15个字巧妙的运用了写作中的平行结构写法。那么什么是平行结构呢?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平行结构又叫排比,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相同的词、词组、分句等成串排列,以表达同类的行为、思想、概念的一种结构序列。它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动宾结构叠用:
Gratitude improves our personality, shapes our character, and molds our
temperament.
感激提升个性,形成品格,塑造气质。
名词叠用: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皮肤的颜色,而是以他们品格的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Education is the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 the main defense of nations,
the discovery of ignorance.
教育是文明的传播,国家的主要防护,探索无知的进程。
形容词叠用:
For another, if a person is diligent and determined, he will realize his
dream no matter how poor, humble, or unlucky he may be.
另一方面,一个人若是勤奋并且意志坚定,那么无论他多么穷苦,卑微或是不幸,他最终会实现他的梦想。
动词叠用: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话资料而断章取义,而应为了省察和思考。
其他叠用:
I am confident to be not only healthy in body but also intelligent in
mind.
我相信我不仅会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拥有机智的头脑。
正如在《四书》中的应用一样,平行结构是英文中也是比较古老的写作方法;能够巧妙地运用平行结构的写法,同学们则可以养成比较正规的英文写作习惯。如果平时注意积累,那么在真正的考试的时候就能写出高人一等的高水平文章。
F.善煮(英文材料)
写作,说到底,是一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技术。打个比方,小的时候谁没读过语文书呢?谁没背过书中的名篇佳句呢?于是,经过多年的反复练习,大家都能写得一手通顺连贯的好文章!换到英语也是一个道理――想写好英语作文吗?热爱你身边的英语材料吧!
首先,当数你身边最最熟悉的英语教材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实际上是最贴近大学生生活、最能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准的工具,包括写作在内。换句话讲,之所以广大大学生朋友的英语写作水平往往停留在初高中水平,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对初高中英语教材极其重视――尽背其句词,尽析其语法。所以若得大学四级写作之法,则必惟大学英语教材是贤!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必须要学会正视教材:认真学习词句搭配、掌握体系结构、按部就班地做课后练习,并且坚持晨读时大声通篇朗读,甚至背诵。不要问这样会给写作带来什么效益――等你动笔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大段大段的写法和素材在你脑中成形。这样的学习,比背任何作文参考书都来得有效、地道、正宗。这也正是教材之所以被称为“教材”的道理,真正能够起到“典范”作用。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而言,可能已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教材,若按照新生的标准要求则有些困难。对于你们的要求是:浏览以前的教材,补语法漏洞。此时教材可泛读,主要着眼于字里行间的不通之处。这些不通之处非生僻用法,即语法漏洞。生僻用法居多且不易归纳,而语法漏洞则必须从此牢牢掌握在心!这不仅于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对四级考试中的阅读、完型、改错等单项考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能够认真完成课后练习也是一条鲜为人知的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笔者仅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课后的练习极大地夯实了课文中重点四级词汇的运用及其介词搭配、基本时态、语态的概念和用法,并且强化了英汉互译的精辟性等等。这些无疑对写作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从而有效地杜绝了写作中语法及词法错误的出现。
再来,就是其他手边的英语阅读材料。四级阅读是一个绝好的来源,我们可以像精读教材一样精读阅读文章;另外一个更加绝好的来源是单项选择。单选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数个美妙的核心四级单词,并且为其中的一个提供了美妙的例句!因此,学会重视单选的重要性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具体的方法是:对所有选项不抱偏见地加以学习,尤其对正确选项,要还原题干,以例句为单位活学活用。
其他英语材料众多,应用起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作一一累述。
G.善用(改良词汇)
这里讲的善用改良词汇,和上一篇所讲的善变高分句式在意义上是大同小异的。上篇是针对句型而言,而本篇是针对用词而言,实则都是能帮助大家从本质上提高英语的有效途径。其方法是:牢记新的改良词汇,并尝试造句。
例如,大家都学过suppose、provided和given,这些词不仅大家学过,而且还是高考英语的考点,可是一说到“如果”,同学们的第一个反应却往往都是if;再如,“但是”,好像古往今来同学们一直是but来but去,至多有个脸熟的however,从来就没跳出来过,其实我们还学过
nevertheless,再论有文学素养的,当属名不见经传的两个小词:yet和still;类似的还有“因为”,总是张嘴就来because / because
of,其实,在作文中如果能用一些如since、as或for的替换词,则作文能够更显生动许多。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抛弃固有的一些低分词汇,并学会一些更加有用的改良词汇。这里仅举几个个例,仅供参考:
show―betray(显示)
The latest surveys betray that quite a few children have unpleasant
association with their homework.
最近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孩子对他们的家庭作业没什么好感。
think―deem(认为)
People deem that the computer skills will enhance their job or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人们认为拥有计算机技术可以获得更多工作或提升的机会。
consider―allow for / take…into consideration(考虑到......)
Allowing for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worse.
或者:
Taking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into consider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worse.
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about―approximately(大约)
China’s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ha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by 8%.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约8个百分点。
总之,使用高质量的句和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永恒的话题。本篇当中提到的“词”,大家应该与上一篇“句”(即“善变”)结合起来,予以高度重视。
H.善归(上层思想)
“善归原则”是唯独为四级写作的结构而安排的单独一项原则,因此放在最后一条。在四级作文里,有这样一条潜规则:在文章的结尾要尽量升华思想高度。因此,我们要求同学们“善归”――把文章的结尾归到“上层思想”里。
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谈谈四级作文的结构。按照新东方的传统思想,四级作文是要分成三个段落的,称“始”、“中”、“末”。这种三段式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各段的篇幅比例。其实,健康的三段比例应该是首尾段短、中间段长,即两头小、中间大。
思想层面上,第一段以中性思想开篇,不激进,不偏颇,只是客观地引述事实;第二段,着墨时可以高调亦可低调,而且以多方面、多角度为宜;结尾段,要以客观评论慢慢过渡到思想升华,上升到人性、国家、政府等方面问题。
提高英语作文水平有许多种方法,本篇和上篇所提及的“八善”原则仅仅为同学们提供一种参考。当然,写出好作文仍然需要同学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并且要不断创新与实践。多用眼观察,多用心思考,多动脑背诵。希望大家能够在“八善原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摸索和总结,争取在英语写作方面独树一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