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0

新东方勾鹏:《新概念》英文思维"大揭秘"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2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概念》英文思维"大揭秘"
  勾鹏
  一、从口语表达中看思维的重要性
  我讲口语最强调地道二字,无论表达还是发音,都应该用老外的思维方式去处理--这也是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的症结。至于怎么地道,当然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老外使用语言的习惯和方式,大师们可能会让你多读多看,甚至学习西方哲学,而我,推崇看电影和听音乐,这也是我从小到大"学"甚至"玩"英语的方法,更是我能把英语学到血液里、考试从来不复习也能考不差、发音基本像老美的原因(当然对于动机不纯,看电影看剧情、听音乐听旋律的同学我的方法是不适用的)。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从表达上,就简单的"知道"这个意思,但凡会英语的人都知道是know;殊不知老美更喜欢用idea来说,所以你会经常在影视中听到I have no idea这句话表达"不知道"、问别人"知道...吗?"如果用'Do you have any idea ...?'就更地道、或者老外问你超市里卖的汉堡包好吃吗而你咧着嘴来一句"You have no idea!"(意思是你不知道有多难吃),老外便会会心一笑。从发音上,大家应该都发现主持人在说Ladies and gentlemen的时候发音成lady zen gentlemen,连赵丽蓉都照猫画虎的说"来的森贱特门",但很少人去关注为什么和原句逐字读出来不一样,那个"森"怎么读出来的,其实这里牵涉两个美式发音技巧,第一是and作为虚词,老美在高语速中会弱读成'n,就是一个鼻音"恩",比如小甜甜有首歌就叫rock 'n roll(读成rocken roll);第二是辅元连读,就是'n和前面的/z/连读,就成了zen这个音。诸如此类,很多都可以在影视和歌曲中窥得一二。由于语言的作用是沟通,由于思维方式差异就会造成沟通不对等,哪怕我们自以为语法学的很好,什么句子都能"翻译"出来,但都是bullshit,你说的是Chinglish,老外只会说I have no idea what the hell you're talkin' about。两个笑话证明我的观点:一是老外问你Can I go somewhere?这句话粉简单,都懂,但由于你只掌握了字面意思,不知道地道口语中go还有上茅房的意思,于是你回答人家You can go anywhere!老外顿时很囧;还有一个就是老外夸你帅,你秉承中国人的谦虚性格,很低调的说Where, where(哪里,哪里),老外只能说You have Brad Pitt's eyes(你有布拉德.皮特的眼睛),你继续谦虚Oh,you're not allowed to look(把不见得说成见不得)。
  二、新概念三册和口语在英文思维学习上的异同
  不是说新三吗?怎么扯半天口语。因为我想给大家强调,无论口语还是写作、新三文章的学习,都要去学习地道的英文思维,否则学半天只能落个挂着英语的羊头卖中文狗肉的下场,中国学生高分低能也是这么来的。当然这一点是我当老师才悟出来的,以前虽然不知道,但我自小对美国文化感兴趣,接触的都是能正确地道反映英文思维的电影和音乐,所以我才能勉强学的正宗而without being conscious that I'm doing anything appropriate。接下来就跟大家谈谈我教新三背诵悟出来的一些很美的英文思维方法(当然前辈们肯定总结的比我全面正宗,我只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学习时参考,同时号召大家去学新概念这套教材,因为这么老的书至今还流行着,正是因为它能带你进入地道的英语文化世界。
  寒假和外教Jonathon交流,我们共同的观点是,新概念三册能在写作、语法乃至领略文学美上给你很好指导,但对于口语学习帮助不大,因为前文说了口语讲究能简单和清楚的交流,而本书则是着眼在文学和语言的使用美感上,换句话说就是太文绉绉了--但传授地道正宗英文思维方式的目的是一样的,并且后者对于提高自身英文修养和水平是绝对profound的。比如,就表达我看见勾老师这句话,外教说生活中就说I saw Mr.Gou 就完了呗,但学过新三的同学肯定知道有个体现英文"化动为静"思维的超优美句式叫做I caught sight of a figure who I recognized as Mr.Gou。如果是写作,这句话肯定为你赢得高分,但生活中如果这么说别人会说What's your problem, nerd?
  三、新三中的优美英语思维模式
  废话不多说,以下总结三条能从新三中习得的地道英文思维。
  第一,我们汉语善用有灵主语,而英文惯用无灵主语。就是说中文爱用活物打头,英文则是用无生命体做主语。比如翻译"我无语了",你肯定会说I have no words 或I got nothing to say.很好,因为我们中国人思维善主观,习惯这样;而西方国家习惯客观、直接,这从前面where where那个笑话可以看出,所以面对夸奖老外会直接说Thank you。 因此这句话有个很美的翻译,即 Words fail me。新三中也很多,比如第一课有句话when the reports came to the zoo that...... 而我们翻译成"当动物园接到....的报道"。这种思维在英语的被动语态上最能体现,当宾语是无灵物时,可以很自然的改成被动句,但汉语翻译就犯二了,比如A dull movie was seen by us。如果翻成"一部无聊的电影被我们看了"就显得很二。
  第二,汉语善用动词,英语习惯化动为静。这一点是最令我兴奋地一点,好多文章出现这种思维,非常地道和优美。比如前文提到的"看见",动词是see,而化动为静后see变成了sight。再比如,第六课,表达一辆车停了下来,多半人会翻成a car stopped, 而原文则是A car came to a stop;还有41课有句话表达欣喜若狂,童鞋们一定会翻成be wildly happy,词汇量大点的会用thrill或delighted,但原文放弃这种系表结构,化动为静为go into raptures。这种思维除了"化动为静",我自己还补充了一句叫"化副为形"。21课有句话叫"深受欢迎",常规翻译是be deeply welcomed/popular,按照化动为静思想,可以写成enjoy popularity,但"深"怎么办?没错,化副为形,enjoy tremendous popularity;表达"想到......"的时候同学们会本能的用一个状语从句when I thought of......,但我们要训练自己把复杂句浓缩成简单句,提高句子横向深度的能力,12课给出了答案,那就是at the idea of, 类似想表达看见、听见、提到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写成at sight/ news/ mention of;那如果我要表达"一提到"中的"一"怎么解决呢?41课就有--at the mere mention of--化动为静;化副为形。最后考大家一题,我要说"他经常捐款"怎么翻,还是用上面的八字真经就可以了(答案见文章结尾)
  第三,中文习惯先因后果,英文习惯先果后因。这也和民族文化有关。中国人含蓄,喜欢先扯半天,希望对方能猜出自己的用意;而西方人直接客观,先把结果或动机告诉你再说明理由。比如借钱,中国人肯定是说"最近没钱了,借点钱";老外会开门见山,Could you lend me some dollars, because......新三中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第六课the silence was suddenly broken, when a ......先说结果,再说是当什么发生时宁静被打破的;再来26课,先说我们现在不能自由选择商品,再解释for advertising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us.可见一斑。
  四、新三中的英文"方向感"思维
  此外,我还在上课过程中逐渐总结了一个用句式体现"方向感"(动词、介词、时态)的文学美,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动词的方向感"。前文提到的停下来用come to a stop,除了化动为静之美,他还体现了那辆车由远及近、由动到静的变化过程,给人以镜头感和画面感,因为come to就是变成....的状态的意思,这课还有一句是椅子桌子满天飞,chairs and tables went flying into the arcade. flying只能表现飞翔的动作和状态,而加了个went(go本身还是系动词,比如牛奶馊了就是the milk went bad)就给人桌椅从窗内飞到窗外的镜头,体现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再来31课第一句...never deliberately set out to do...我当时在课上就说后面中文翻译错了,它翻得是"从不刻意做某事",我说要翻成"从不刻意去做某事",这一字千里,"去"才能把set out(出发,着手)的方向感表现出来,意思是从不做到做的过程变化;还有41课only one of them has ever gone to live in the country--只有一人曾去农村住过,'曾'是ever,'过'是has完成时,而这个"去"则是gone to,体现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缺他不可,否则意思变了。
  第二是"介词的方向感"。into, out of, from等都可以体现这点,也就是说用介词可以表达动词的含义,这对前文说的锻炼自己把复杂句改成简单句用很好效果。第六课说汽车呼啸着冲进大街,roared down the arcade.就比roared and rushed down the arcade就简单却生动,所以翻译哭着冲出教室一句话cry out of the classroom搞定。此外21课有个句型not...until, 我问学生能不能改成...after。句式上可以,但破坏了介词的方向感,你自己画根时间数轴就懂了;包括31课表达"生前",首先大家可能会写before he died,但原文化动为静up to the time of his death, 此外up to 也最好别改成before,因为这里的介词方向感是由生到死,before则是由死到生了。
  第三是"时态的方向感"。这一点还是可以画根时间数轴来验证,因为每种时态在时间轴上的范围不同,因此使用时态的先后顺序有讲究。还是第六课,Two of his assistants had been working busily since 8 o'clock and had only just finished.你看先是过去完成进行,然后才是过去完成,为什么这么安排,懂了吧。
  五、结语
  好了,我接触新三也不深,更多的优美之处还等待同学们去学习和探究。还是那句话,不管学口语还是新概念,都要抱着学习地道思维方式的动机,并且快乐轻松学习,提高自己和英语的亲切感。千万不要因为国内英语教育的失败和考试的压力消磨了英语的乐趣和美。也欢迎大家来报我们新东方的口语课和新概念课,我愿意尽我所能和大家分享英语学习的fun和practical。我不谈大道理,也不懂哲学,我只知道学英语就图个乐,而且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傍身也是这个复杂社会必需和有用的。谢谢大家。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你写的是He always donates吗?锉了吧。化动为静,化副为形吧!He's a frequent donat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9-30 13:14 , Processed in 0.0579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