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8|回复: 0

新东方中口学员滕凯欣:一战口译 完美收官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17: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霸档案
          姓名:滕凯欣
          就读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参加考试:中级口译
          考试成绩:182.5分
          学霸感言:看真题背划出来的固定句型搭配,准备时间多的大可以做一番整理,整理成一小个册,星期日下午的阳光下慢慢品茗背词,这享受的!
       

119_141113104600FUMfoNGJKAnEhJPc.png

119_141113104600FUMfoNGJKAnEhJPc.png


          2012年的10月,刚升入高中的我准备在新东方上海学校报一门课来维持英语语感,早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新概念英语》四册,懵懵懂懂间,中级口译,成了无意之选。
          这是将近一个学年的课程,按照中口考试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四个不同的老师上课。
          记得教听力的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时间久远,抱歉我又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破碎的记忆。我记得她既擅长美音又会说英音,读听力时自由转换,让我超级羡慕。时至今日,还是觉得老师因为她的口音而具有了一种浪漫却又醇厚的气质,以至于现在的我仍想把自己的卷舌矫正过来。
          教阅读的是一个瘦瘦弱弱的女老师,及腰长发,看起来还是大学生的样子。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现在唯一留在记忆里的是她说的“做阅读必须先看题再读文章”,这也许很多人早已掌握的普普通通的一点,快速做阅读文章的时候仍让我受益匪浅。还有对她的记忆,便是她拿着话筒讲课,提到自己当年考中口,考了两百多分,过了许多年才知道可以在新东方申请奖学金的经历,那时就想,老师真厉害,我嘛,到时过了笔试就行,不贪心,只求过。当时哪知道一年后的自己会不满足于一百八十几的分数,在卯足了劲儿冲出个二百加呢!
          记得教口译的男老师会默写,所以当时积累了一点点固定搭配。
          大半年过后,自己刷了一些些题(新东方大紫皮教材),考试成绩182.5,不算好,但也是过了,毕竟考前自己只求过,于是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口试。猜测口试没那么容易过,于是报名了“十一”的口试突击班。
          陈加然老师的口译二阶段突击课,便是不停歇地做中翻英、英翻中颠来倒去把关键篇目全过一遍,全班同学一个一个轮着口译。这种全班都参与的方式喜欢的人不多,毕竟大家都陌生着,拿着话筒犯错或者索性翻不出来总觉得会出糗,其实我认为吧这种方式也挺好玩儿的,前提是我要轮到英翻中。
          每次轮到英翻中我都会很高兴,毕竟中文是母语,英语听在耳朵里过了脑子明白了意思,意会了用自己擅长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不是难事。记得一次英译中真题,陈老师听力播完,我很快翻了出来,“你翻译出了90%,只差一个单词没翻出来,不过你很棒的是根本没有纠结直接把它跳了过去,这很好,我再放一遍你听听……”对于大神来说,中口英译中完整地翻出来应该不是难事儿吧?不管怎样,反正当时的自己还是觉得挺欣喜的。
          英译中都很顺利,但是中译英就完!全!不!一!样!不管是口试还是笔试,我的中译英永远最虚,这也是我第二次考中口口试前,恶补的内容之一。我猜这个和母语非母语有关,所以我把这个当做是一个普遍问题好了,再次强烈推荐大家把历年口试真题不管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当成汉译英狠狠的看一遍,看得出来是固定搭配的一定得划出来,能记多少记多少。准备时间少的,就在考前一两天认!认!真!真!看真题背划出来的固定句型搭配,准备时间多的大可以做一番整理,整理成一小个册,星期日下午的阳光下慢慢品茗背词,这享受的!话说有如此强大的坚持力和控制力,必是学霸啊!反正我是考前抛弃学校作业刷真题的孩子,希望大家努力!努力!
          我对中译英有些惧怕,是从上课的时候就体现了的。我轮到翻一段中译英,当时还是刚刚插班进去,前几次的讲过的固定搭配都不知道(其实是借口)翻得那个叫生疏,要真的上考场等我五秒蹦一个词二十五秒过去了恐怕都说不完一句话啊。后来老师把句子结构分析清楚了,搭配讲了一遍,放了录音让再翻一遍,我终于顺利地翻译完了,老师评价“这才像个口译的样子”现在想想挺汗的。
          突击之后我就去考了第一次的口试,没过。当时听说能把topic记在口试准考证的背面,于是根本没想着记下几个问题,等到考官把准考证收上去抄号码时,我整个人都慌了,根本不记得question是什么。除却这一点,我还是觉得没过是自己考前没有太努力,自作自受啊。
          于是,决心考第二次(其实是因为身边同学过了自己没过觉得很弱很忧伤)。春季参加第二次的笔试之前,去学校上课也带着真题,总之认真地将历年真题的小册子刷掉了,但考试的时候没抱太大期待,以一个“不会比之前差就随手刷刷分”的心态进了考场,结果就到了206.5,看到成绩时自己也在震惊。
          第二次口试的准备时间也不是很充分,笔试结束了很久我都没有遵从过来人的叮嘱立马进行口试准备,直到成绩出来觉得这一次口试不过就太对不起这个分数了,于是兢兢业业地准备开始看书。
          口试准备时间短,可以复习的书有很多,教材、新东方的《备考精要》、历年真题,其实看起来真的很费劲。于是我挑了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真题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每次考试四篇口译真题,全看成自己不擅长的汉译英一点点啃过去。那个周末,真题看完的时候已经完全沉在状态里:头疼的状态里。晚上看了《备考精要》,背了几句讲topic时拖延时间的话(考前必备!),随手向后翻一翻,看看后面的必背篇目,然后一直到被叫到考场准备室,除了晒太阳发呆吃东西睡觉之外,基本把自己的注意力都回归到教材上了,虽然我考的时候没有遇到,但毕竟考试会遇到的原题真的不少。
          考完觉得不错。强烈地感觉能过。就过了。没有对不起笔试分数。中级口译,这一年来让我魂牵梦萦或者说阴魂不散的东西,终于在2014年的春季完美收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 03:00 , Processed in 0.07959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