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回复: 0

新东方名师:转换角度剖析四级听力长篇文章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7-11 1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换角度剖析四级听力长篇文章
  --你来当考官会如何出题
  在历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总会有一大批同学在为如何备考纠结着,尤其是考试的听力部分。相信在大家接触过的听力题目中,公认的最有难度,也是最不好准备的一类题型就是长篇幅的听力文章。这类文章主要包括长对话和短文听力两部分。相对于短对话来说,这部分题目的篇幅进一步增长,这就对我们考生理解、记忆文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很多同学面对如此繁杂的内容和题目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先暂时摒弃之前一味强调的"应考"心理,转换一下思路:从出题人的角度出发,揣摩出题人意图,这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思路和技巧,为备考提供一些"捷径",下面就为大家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途径。
  认识并注意重要考点
  首先,经过对历年四级考试真题题目的总结,我们可以确定:长篇幅文章考查我们最多的题型是细节题。这跟短对话题目常考查我们推断题和主旨题是恰好相反的。所以在做这类题目时,对文章中相关细节的记忆和判断就会直接影响做题的正确率,但是面对繁多的内容,大部分考生没有能力把所有精力都平摊到文章的每个角落,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把精力分配到重要考点部分。这时,就需要我们对文章考点出处有个定位,掌握了考点的大致位置,我们就"有的放矢",听文、做题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好了,现在就轮到我们来当一回"考官"了。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拿到了一篇短文或者长对话,我会在哪些部分出题来考查学生呢?"结合你们通常的思维,我相信绝大部分学生想到的考点会包含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没错,这和出题人的意图是吻合的。所以记住:无论在长对话还是短文听力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设题的重点。相信大家从上学以来就一直接触"总分总"这样的模式,对这种结构很有体会。当行文时,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或者要进行讨论的要点都会在开头部分提出,作为主题句以引起下文;而当文章到最后时,则重申全文的重点,做以总结。这也是符合考官的思路。根据这点我们进而来推断,在四级考试中,由于长对话和短文理解题目数量一定,为3-4题,所以在出题方面,一般的情况是:开头一题,结尾一题,中间部分出1-2题,这一点在四级考试中是基本通用的,极少有例外的情况。所以,考生一定要对文段开头和结尾多留意!
  知道了这一重要考点的出处,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把精力放到这部分内容上,仔细揣摩文章的大意或主要论点是什么,这不仅对我们做出第一题和最后一题有极大的提示作用,也会帮助我们推断文章中间部分的可能出现的细节。
  要点真题再现
  例如下面长对话一题:"Now you've seen this table of figures about the pocket money children in Britain get? "(2010年6月四级考试Conversation One首句)意思是关于英国孩子得到的零花钱的图表,这便是此对话要讨论的重要根据和背景。而且,对话之后的第一题,便对应的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What is the table of figures about?" 通过首句的提示,可以选择出正确选项为 "the pocket money British children get" 所以从此题便可以看出正确选项基本上就是文章首句的翻版,如果我们了解了这样的考点出处,并认真注意了第一句话,相信第一题要做出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而且,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可以推断:既然整篇文章涉及到了一个国家儿童零用钱的内容,下文是不是会出现关于钱数的数字呢?既然又涉及到钱,再往大方向猜想,又会不会出现跟经济相关的内容呢?没错,这样的推理都得到了证实,下文的确出现了相关的钱数、比例和年代这样的具体数字,也出现了像 "inflation(通货膨胀)" 这样的经济相关名词,而且其中就有后续题目考点的出处。
  又如下面短文听力题(首末句考点各一题):"Some people want to make and save a lot of money in order to retire early." (2010年12月四级考试Passage Two首句)意思是有些人为了早点退休就多挣钱,多攒钱。文后第一题就紧跟这一部分进行提问,而选项中就出现非常熟悉的文字 "to make money for early retirement" 没错,这一跟原文首句吻合度最高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They do know that their adoptive parents want them, love them and will care for them." (2007年12月四级考试Passage One末句)听完此文章,可以理解全文是关于夫妻领养子女的问题,而最后这一句话就是一句典型的概括性文字:虽是养父母,但领养孩子共同原因是关心和爱。这正好和文章开头的重要内容形成对应,并作为最后一道结尾考点题出现,所以,对相应题目"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做出的正确选项即为"adoption has much to do with love."
  首尾句考点及其答案的确定方法
  像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了上文提到的考点共性。但是同学们也不要惯性思维地以为每段文章后的第一题和最后一题都是出自原文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原因很简单,如果让你自己来出考题,你会每篇文章都选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作为考点吗?如果这样的话,可能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但是考点总是要有个范围的,这里就告诉大家,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可以确定,开头考点的位置基本上就在文章的前三句。同理,文章结尾的考点也就在末端后三句之中。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提出一个疑问:"哪里是文章的后三句呢?"由于听力不同于阅读,没有对应的文本供我们参考,我们只能依靠耳朵,而这时既没有文本的对照,也没有计时器的帮助,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哪里应该是结尾处考点呢?下面就告诉大家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但前提是,我们要在题目放音前大致的预览过选项,并了解了最后一题选项中的重要词汇,只是留一个浅浅的印象即可。完成了这步之后,就需要我们仔细听原文,当听到文章进行到出现了刚才留意过的重点词汇时,这正是原文结尾后三句的出处!所以再重申一遍要点:当文章最后一道题目选项中的词汇正在耳边被播读时,此时正是文章结尾后三句考点的出处!
  另外,同学们也需要注意一点,首末句考点对应的正确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文章原封不动的内容,这样也会降低了题目的可考性。记住:正确答案一般是原文关键内容的转述形式或同义替换形式。这种现象同样可以转换为考官的角度来思考:既不失去题目的可考性,同时也能考查学生对关键内容的总结概括或转述能力。
  文章中间细节题考点判断及分析
  相信大家对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的重要考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刚才提到,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处会出题目,中间也会出1-2道题,而这里则是细节题居多。下面就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细节处考点的判断方法,同样,我们从出题人的角度来思考。
  首先,假设我们手中有一段长对话,(通常对话类文章会涉及到较多的背景,这里用长对话中最常考的"职场面试类"题材为例)要想对这段面试过程选一些重点内容作为考查题目,我们会先想到哪些方面呢?试着结合对应场景中的常识来思考。大家思考过后就会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出题人,还是真正的面试官,对待面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时,大多会放在"职位"、"经历"、"薪酬"等这样的字眼上。确实,这就是此类题目中,或是真正的面试场景中的核心问题。这就暗示我们,如果在原文中听到了一些职位、身份的表达,或者是关于"work experience"的问题,或者是关于对薪酬描述的数字这样的词汇,我们就必须警觉起来,这样的地方出考题的几率就很大。
  例如:2007年12月四级考试Conversation Two中第24题就出现4个职位的专有名词:"translator(翻译)"、"travel agent(旅行代办人)"、"language instructor(语言教师)"、"environmental engineer(环境工程师)",考查的是说话人想要应聘的职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对话时,听音重点在职位信息处,并能记住问题中考到的职位具体对应文中的哪一个。因为错误选项通常会出现干扰:把文中提到的非考点的内容也罗列在选项中。所以要仔细听辨跟"应聘职位"相关的话语。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常见的长对话场景:犯罪类别。这一背景在历年考试中也不止一次的出现。如果出现了此类场景,同学们会就哪一些细节描述来出题呢?结合常识,我们不难判断,在案发后的调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通常是实际破案的重点,理所应当的也成为考试中的考点,同等重要的还有案发现场的状况,或是造成的损失等。这些点都是符合常理的,也是最具有考查性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听音时,尤其听到例如"remember"这样表示回忆案发细节的地方时,后面的内容应仔细听,必要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
  例如:2010年12月四级考试Conversation One中第20题就是一道典型的考察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细节题,内容涉及到罪犯的一些明显特征,如面部特征(with moustache),穿着(wearing a light sweater),年龄(thirty-year-old),身材(medium-sized)等,所以在听"remember"的细节时,要对这样有标志性的词汇有所记忆,同时也需要一些辨别,如:描述衣服颜色和头发颜色的词要区分开,颜色是深色还是浅色也要分开,等等。
  细节考点其他重要标志
  除了上述比较明显的可以按照场景逻辑来判断考点出处的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可以标识细节考点的重要标志。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下,还有哪些内容是值得出题一考的呢?是选重要的细节还是次要的细节?当然是重要的细节!那么哪些地方属于重要细节?强调处、重复处、建议处等等。毫无疑问,出现这种形式的地方,必将是重点内容,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考点所在。
  强调处。表示强调的语气时,通常会伴随像"actually"、"particularly"、"especially"这样的标志词汇出现,而且此类考点也会比较好判断,因为说话人在读这些词时,通常也会出现语调上的强调、重读现象,这就为我们提供了线索。例如:2006年12月四级考试第35题,对应文章中的原文"Some scientists say taking medicines when you have a cold is actually bad for you."此时为听音重点,而题目就这一句话进行了提问,正确选项为"It actually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很明显对应的是文中强调处的考点,并且是对原文的转述和概括。
  重复处。顾名思义,就是文章中出现了对某单词、词组或句意的重复。这类考点也不难判断,因为相同的内容会听到至少两遍,这样既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也会加深我们对此内容的印象。
  建议处。此类考点通常会借助建议的语气来表达作者本身的重要观点。不论是提意见,还是反驳,突出的都是重点。并且常见的句式也比较容易判断,例如:"It's better to…"、"You'd better to…"、"Why not…"等。
  通过上述分析题目角度的转换和考点判断方法的介绍,相信同学对长篇幅文章的听音重点应该有了一层更新的认识。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你会发现长篇文章也不是那么难以捉摸的,我们自己就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寻找破题点。当然,方法好理解,但是要真正掌握并能运用自如还需同学们不断研究和练习,尤其是听力题目。
  听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能经受住其间的困难并坚持下来就会有成效!记住一句话:每当我们感受到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自身进步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真正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9 01:37 , Processed in 0.0735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