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
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熟悉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月亮——moon,我唱了一首流行歌曲——I sang a popular song,这一种对应相对直观,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轻易处理。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powerful coffee”,“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翻译的时候要谨防找到“假朋友”。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笼统的词语,如“干部”、“税”等,在英语中则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这类短语的翻译要依靠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才不至于“出洋相”。
(三)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形成“意义空缺”。这种情况下,翻译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时视情况而定,比如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宜用音译(秧歌——yangko),因文化差异的局限而采用意义功能相符的意译,等等。
举个例子,“远处有悲壮的笳声”(茅盾“黄昏”),译文为“From near, 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明了起见,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不然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愿意,一看即明。
对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下面结合朱自清“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话进行简单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 译)
析:这段译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假如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另外,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假如都运用“pass away”则显得单调。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 wears off和 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觉得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是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tender,‘Do you serve spirits?’”一句,汉译文无论采取什么折中手段,都会失去部分原文的特色。
翻译言内意义时,既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又不可全然抛弃原文形式,其间尺度的调配,也许只有看译者的理解角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