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间谍卫星即将坠落》,这是1996年5月英国报纸持续了近一周的新闻标题。英国报纸每天都会报道这颗卫星的位置,预测着它会在什么地方坠地。在那一周,我成为了课堂上同学的笑料,内心极其的郁闷。
在国内的时候,平时大家其实牢骚满腹,无论是对国家、对政治,还是对社会、对单位都有着数不清的抱怨。但在国外的时候,我却听不得对中国的批评,我经常如弹簧般的敏感,随时想对别人对中国的批评作出反应。那些学MBA的中国同学很快乐,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都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案例。
那段日子,中国的这颗失控的卫星实在让我无地自容。记得我的导师有一次在课上开玩笑说:同学们,大家如果捡到了这个卫星,一定要记得送还给李先生。好在这颗卫星最后坠入了大西洋的海底,没有在地面造成破坏。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一直很成功。但第15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搭载集邮收藏品,升空不久竟告失控。经过九百多天在太空轨道上旋转了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圈后,它漫无目的地坠入地球大气层,1996年5月底溅落在大西洋某处海底。
但在网上还可以搜索到当年的英语新闻:
Debris from a Chinese spy satellite crash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Atlantic Ocean today. Up until the very end, no one was completely certain that the space odyssey of the FSW-1 would end like this, on a positive note. The satellite had lost guidance in October of '93 and had been in an uncontrolled orbit of the earth ever since. Experts feared that the satellite, which weighed nearly two tons, could cause a lot of problems if it crashed somewhere else, for example, in Alaska. The satellite had been flying over the United States three times a day at a speed of eight kilometers per second. Fortunately, the satellite did not have a nuclear reactor on board.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中国间谍卫星的殘片今天坠毁于大西洋南部。直至最后,无人可以确定FSW-1的太空冒险行程会如此正面地终结。这颗卫星于1993年10月失控,并从那时起一直在一个失控的轨道上飞行。专家担心,这颗重达两吨的卫星如果坠落在其他地区,如阿拉斯加,会造成许多问题。这颗卫星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每天飞越美国三次。幸运的是,这颗卫星没有携带核反应堆。
原本简单的问题就这样被复杂化了。一个普通的返回式卫星经过媒体的引导与间谍、美国、核挂上钩,就成了一件失控的武器。事实上,监测地面的卫星都可以被称为间谍卫星。我记得,那时的英国媒体就是这样报道中国的。它们通常从一个问题切入,然后进行放大,然后提供一些暗示,于是一篇充满了新闻工作者正义感、人道精神和对一个失败国家批判的精彩报道就出现了。
记得有一次外交课讨论“传媒与外交”的问题,一个曾经在朝鲜常驻过的捷克学生举手发言说:我可以在三分钟内让西方人痛恨朝鲜人。我只要西方电视播放一下朝鲜人杀狗、吃狗肉的情景,爱狗的西方人原本就对朝鲜没有好感,这下就会对朝鲜人深恶痛绝。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媒极度发达的时代,一个喜好炒作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资讯,它们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快乐,也会让我们愤怒,让我们充满同情和爱心,也让我们仇恨和鄙视。事实上,很多时候,透过媒体看到的世界充满了歪曲和偏见,中外都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