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1

火星冒险电影大盘点:那些不容错过的火星科幻电影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8-6 08: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urface9456449.jpg

surface9456449.jpg

        http://o7rglifqz.bkt.clouddn.com/music/201201/Lifeonmars.mp3(歌曲:Life on mars)
        不知从何时起,银幕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关于火星的真人电影了,眼下《异星战场》的全球热映,使得火星这一古老的科幻话题再度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在这部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皮克斯名导安德鲁·斯坦顿执导的科幻/战争大作中,述美国内战时期的骑兵上尉约翰·卡特无意间穿越到了火星,跟随他的冒险历程,观众见识到了雄伟壮阔的火星奇观以及千奇百怪的火星生物。
        火星题材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从文学、电影,到动漫、游戏,火星承载着人类关于“异域”的最美好和最恐怖的想象,由此衍生的各种次文化更是错综复杂。在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火星更是科幻题材的最爱,从默片时代的《火星之旅》到幽默诙谐的《圣诞老人征服火星》,从惊险刺激的《全面回忆》到逼真写实的《火星任务》,从步步惊心的《火星幽灵》到波澜壮阔的《异星战场》,火星一直是科幻电影中最耀眼的明星。
        十几年前周星驰随口一句“地球太危险,你还是回火星去吧”成为风靡至今的网络流行语。为什么人类如此钟情于火星题材?百年来,人类对于火星的认识和与此相关的科幻作品有着怎样的进化?影史上都有哪些精彩的火星冒险电影?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对此做一番梳理。
        科幻创作的缪斯:火星为什么那么火
        火星,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跟地球是邻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肉眼观察火星的记载。几千年来,火星始终令人类心驰神往。在古代星相学中它是最重要的星体之一,而近代天文学让我们对它有了更确切的认知。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几乎相等,公转周期约是地球的2倍,昼夜交替、季节更迭与地球的情况十分类同。其表面有大气、有水,重力和温度条件虽然稍恶劣些,但并不是极端难耐的程度。以上这些相似点,足够使浪漫的人类发挥想象——火星上,会不会也可以住人呢?
        火星表面的明暗特征从望远镜里看,容易让人联想到地球的大陆板块。从1877年开始,天文学家还陆续发现火星上存在细长的“运河”(现代观测已经证实火星表面没有有规律的条纹,其中大多是误认,少数是地表的自然沟壑地形)。关于“火星文明”的点子在19世纪末得到了爆发,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连日用品的零售广告都要来一句“某某肥皂质量好,火星上人也爱用”。对于科幻创作来说,更是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3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82
发表于 2016-8-6 0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747BED0E143A8751149.jpg

747BED0E143A8751149.jpg

        电影《异星战场》的上映,距离原著小说发表过去了整整一百年
        火星与科幻的不解之缘
        探测火星之前:火星常被当作另外一个地球
        在人类探测火星之前,早期有关火星的通俗文学,多把火星当成类同地球的另外一个“国度”。关于火星的小说(包括电影)很像是以往的航海、丛林冒险小说的复刻:某某船员(士兵)流落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那里见识了怎样的风土人情,遇到了怎样奇异的生物等。电影《异星战场》的原著小说就是这样的路子,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把火星称呼为Barsoom星,里面种族众多,设定庞大,而且故事深入人心,是改编成视觉大片的好材料。
        在《纳尼亚传奇》作者C.S.刘易斯写的《沉寂的星球》中,主角被一个野心科学家抓住,带到火星。科学家希望把他作为“祭品”献给火星人,趁机攫取火星的宝物。在那里,他们看到火星人安宁祥和,火星的自然环境生机盎然。在中国作家老舍老舍的《猫城记》中,火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书中讲述“我”坐飞机迫降在火星上,来到了猫人的城市。当地猫人阴狠狡猾又麻木不仁,喜爱吸食一种“提神”的“迷叶”。猫国过去虽有悠久的文明,但如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并遭遇外敌侵略。整部小说处处直指当时的中国现状,乃民国科幻的代表作品。
        二战后,正值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人类文明与火星文明在科幻作品中的互动更加全面,作家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种族间的冲突与融合。例如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里面能够找到许多人类真实历史的投射。这是一部短篇集,二十多个故事以小见大,以散文诗般浪漫隽永的笔调,描绘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一段盛衰史。从地球人首次勘察火星,与火星人接触,前赴后继强行殖民火星,还导致了火星人的灭绝。然而地球上又爆发战争,刚在火星上站稳脚跟的人类,又思乡心切要回家。
       

20067301250588716757949.jpg

20067301250588716757949.jpg

        1990年的电影《全面回忆》改编自科幻小说,片中的火星处于被人类开发的阶段
        探测火星之后:人类在火星上建造家园
        196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军备竞赛而爆发航天潮,探测火星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但该计划一直命途多舛,在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之后,终于,1965年,美国的“水手4号”探测器成功飞掠火星,发回了第一张火星照片。这张照片打破了人类关于火星文明的美好憧憬。这颗红色星球表面一片荒芜,沙石遍布。而且数据表明大气密度比之前预计稀薄很多,还有恶劣的尘暴。这就是真实的火星。
        不过,乐观地看,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科幻作家也绝不会因此就受到打击,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深入从来都是他们发掘更多题材的机会。描写火星文明的科幻,除了“火星上本来有人”,还有一类就是“人类将火星当成自己的家园”。随着火星探测计划的延伸,后者这类作品也渐渐成熟丰满。弗里德里克·波尔发表于1973年的作品《人变火星人》,就设想利用基因技术和生物电子技术将人体进行改造,以适应火星的环境。
        除了改造人体,当然就是改造火星。例如A.C.克拉克的《火星之砂》,提出了一种从火星矿石中提取氧气和能量的方式。而改造火星类的翘楚要算是金·史丹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分别设定于人类改造火星的三个阶段:荒凉的原生阶段;由植被覆盖,气候趋近地球的第二阶段;成为跟地球一样水源丰富的蓝色星球,甚至由于“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而导致世界末日。随着改造过程的不同阶段,火星上的社会形态也快速进化,生根发芽,成长,枯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0:24 , Processed in 0.07604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