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8|回复: 1

《战马》内地上映:对话斯皮尔伯格讲述电影黄金时代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8-6 0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1NzA4MTE2/v.swf
        “I read the book.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story. It's not really a war movie; it's more of a war movie that has slightly more romantic nature, 'cause I want this to be authentic, to the period to what I want, I want the audience to embrace it as a reality, not as a fantasy.”--Steven Spielberg
        两个多月前,在《丁丁历险记》于国内上映之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接受了中国媒体的访问。他的谦和、真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丁丁历险记》还是斯皮尔伯格成年后接触到的他人的记忆,是他的一次新技术尝试;那么《战马》则是斯皮尔伯格自《第三类接触》、《外星人》、《人工智能》之后又一次回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回到电影最原初的黄金时代:用最真切的画面、最动人的音乐,去传递爱、信念、勇气、梦想。对于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导演,一次短短的访谈显然太不够了。
        于是,在《战马》国内上映之际,请他来谈谈《战马》;谈谈作为一个既能拍商业movie,又能拍严肃film的导演,自己是如何解决一个个难题,让一个故事变成一部电影呈现在银幕上的。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次新的访谈,更是一次聆听,一次感悟,一次学习与对电影的重新认识——让我们像斯皮尔伯格一样,满怀热情,骑上《战马》,向梦想飞驰。斯皮尔伯格曾说过,“电影是梦想,我们做着白日梦长大,有一天会将那些脑海里的幻像变成镜头里的真实”。诚哉“斯”言。
       

p12485244061390950.jpg

p12485244061390950.jpg

        斯皮尔伯格的一堂电影课
        忠于直觉快操作
        ——“像《E.T.》、《战马》这类“快操作”的片子,或许更能表现我原始的创作初衷。”
       

        灵感和直觉是艺术创作的根源,然后就要忠于这份直觉,用妥贴的形式、可期的时间来创作作品。“李白斗酒诗百篇”所体现的,正是艺术家异于常人的才华与洒脱。精雕细刻是必需的(不过需要谨防矫枉过正),但“手快”更是重要的才能,对于要进入商业流通环节的电影来说尤其关键。快速立项、快速拍摄的《战马》,正是斯皮尔伯格忠于艺术直觉,一鼓作气的成果。事实上,斯氏长期秉持“快拍”原则,即便是《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巨制,实拍时间也高度压缩,不仅是(产品)成本控制上的考量,也是(艺术品)创作上的良策之一。
        提问: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祝贺您的《战马》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斯皮尔伯格:谢谢。
        提问:很多观众都想知道:从一部儿童小说到到如今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战马》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直到取得今天如此优异的成绩,能否分享一下?斯皮尔伯格:影片拍摄耗时很短,我几乎对此感到很心虚,因为最终,我们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提名,我很高兴能取得如此成功,也心存感激。这是段很短暂的“旅程”,之所以我很强调“短暂”,是因为我此前的许多作品都是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不仅包括实际拍摄制作,还包括创意、筹备、剧本、选角等等,有时候我还要花很长的时间让我自己准备好,去胜任导演的角色。而这次《战马》则非常快。无意中我得知伦敦有一部舞台剧叫《战马》,无意中我又通过我的助手凯瑟琳·肯尼迪得知这部戏改编自1982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我读完小说,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便飞去伦敦,和我太太一起欣赏了那部舞台剧,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一次很棒的体验。回到家我立刻决定,尽快开始着手电影版《战马》,而七个月后我们就开拍了。剧本创作只用了六、七个星期,我选择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演员,像是饰演艾伯特的那个男孩(杰瑞米·艾文)。总之,突然间,这部电影就开始制作了。在我所有电影中,《战马》是制作速度最快的影片之一,仅次于《E.T.》。我想中国观众应该很熟悉《E.T.》,它的拍摄也非常快。有时快速拍摄一部电影会让我的状态更好,因为我就不用大费周章、为了一个更好的想法而绞尽脑汁。对我来说,我希望拍电影时更多是靠直觉而不是反复推敲。所以像《E.T.》、《战马》这类“快操作”的片子,或许更能表现我原始的创作初衷。
        下一页:学会改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20
发表于 2016-8-6 09: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p10714439335058150.jpg

p10714439335058150.jpg

        学会改编
        ——“对电影版《战马》来说,我们遇到的限制要远比小说、舞台剧都大。”

        改编,一直是舞台演出及电影制作的基础工作。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学和戏剧,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题材。从《大白鲨》到《战马》 ,斯皮尔伯格的大多数代表作都是改编类电影的范本。纵观《乱世佳人》《罗生门》《豹》《教父》等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经典,成功的诀窍都在于借用文学母本之魂,删繁就简,以电影独有的结构、语言、技巧,将情节压缩在两个小时的声与画之内。而如何选材、如何用电影这一独特的工艺来“烹饪”,则就是考验导演功力高低的关键。
        提问:还有可能是因为《战马》的故事“找”上了您?斯皮尔伯格:嗯,没错,可以说我们是相互看对眼了,我看上了这个故事,而故事也适合我。
        提问:很多观众都很好奇,在《战马》搬上大银幕的过程中,您对原著或舞台剧的内容做了哪些取舍,标准是怎样的?斯皮尔伯格:首先你要知道对于战马乔伊和男主角艾伯特,小说的叙事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小说以战马乔伊的视角展开,通过它的旁白展现,然而我不认为如今的电影观众还对能说话、乃至能思考的马感兴趣,不管是用哪种语言,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拍出一战那种真实的氛围来,让观众把它当做一部真实的电影,而不是奇幻片。即使这部影片有点被浪漫化了,不是一部典型的战争电影,而包含了浪漫的元素,我并不想采用小说使用的叙述方式来拍摄《战马》。舞台剧版本中没有使用真正的马,而是很高明地以木偶代替,但那是一种戏剧化的诠释,所以对电影版《战马》来说,我们遇到的限制要远比小说、舞台剧都大,我们要在银幕上再现真实的景观,真正的大自然、真正的蓝天、真正的大地、真正的战争场面,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个挑战。
        提问:迈克·莫波格(原著作者)之前自己试写过剧本,他还雇过一个职业编剧,请问为何将一个基于儿童原著的简单故事改编成剧本却这么难呢?斯皮尔伯格:几年前我就认定这是个完美的剧本。如果你足够用心,就像剧本作者理查德·柯蒂斯一样沉醉于故事之中,你就会每时每刻受到启发,更好的点子会涌现出来。但如果你对故事并没有感情,只是为了拿报酬而写剧本,即使你是个职业写手,那也只是在工作,并非用心灵创作,很难有所启发。而理查德·柯蒂斯则真的受到了启发,他能体会乔伊,能体会艾伯特,他也了解1914到1918年间那些年轻的男孩所做出的牺牲。此外他还是个英国人,要知道美国只不过是在1918年临近一战结束才加入的,但英国人一开始就和法国人一起对抗德国人的。
        下一页:要不断挑战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 10:21 , Processed in 0.06867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