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回复: 0

【东风西渐】林黛玉《咏白海棠》英译版赏鉴

[复制链接]

36万

主题

36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809
发表于 2016-8-4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风东渐1228734.jpg

西风东渐1228734.jpg

        林黛玉《咏白海棠》英译版赏鉴
       

黛玉葬花6575234.jpg

黛玉葬花6575234.jpg

        原稿品鉴:
        半卷湘帘半掩门,
        【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
        碾冰为土玉为盆。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编辑小注:
        1,此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2,红色内容为脂砚斋本批注,按例予以保留
        译文品鉴;
        Beside the half-raised blind, the half-closed door,
        crushed ice for earth and white jade for pot.
        Three parts of whiteness from the pear-tree stolen,
        One part from plum for scent(which pear has not).
        Moon-maidens stitched them with white silken thread,
        and virgins' tears the new-made flowers did spot,
        which now, like bashful maids that no word say,
        lean languid on the breeze at close of day.
        (本翻译采用霍克斯译本)
        译文赏析:
        此回目所作海棠诗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两首无疑再次艳冠群芳。黛玉明则写花,暗则述己,因此词句虽然未见“泪”字,却处处显露出感伤情怀。中国诗词的含蓄正是在这样的字里行间彰显出来,因此要将这样的诗词翻译成英文,难度可想而知。译作作者是第一个将红楼梦全本翻译成英文的人,作为一个深谙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外国人,英国人霍克斯所翻译的海棠诗有其独特的韵味。
        “十三元”韵脚
        韵脚的成功是该译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原作“门”“盆”“魂”“痕”“昏”四字为韵,译作则以door、pot、no、spot以及say和day为韵,朗朗上口,不落西方诗歌形制的窠臼。精妙词句的选择则是另一个因素。实际上翻译中国诗词最难得地方不在于原创美妙的词汇和语句,而在于找到传神的对应词和替代物,同时关注语言间的差异,避免歧义。霍克斯将“碾”字译为“crush”,生动形象,而且似乎有声音效果一般,让人感觉到了潇湘妃子在构思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所想,脑中所思。
        “秋闺怨女拭啼痕”画面先行
        此句中的秋闺怨女被霍克斯处理为“virgin”表达深意上还是有所折损的,但总体俩说还算译得得体,毕竟西方文化没有待字闺中这样的概念。后文的处理上,霍克斯没有照搬“拭泪”这样一个充满画面感的表述,而是与最后两句的内容相结合,描绘出迎风洒泪的对月观花的少女情怀。虽然悲伤感打了折扣,画面感确得以保留,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7 05:23 , Processed in 0.052372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