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涵盖的文体尽管丰富却不复杂,同学们在准备高考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类型的文体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都是不同的。在高中听说读写拔高课程中我们会汇总高考涉及到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各类文体进行逐一详细讲解,本文主要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高考记叙文的基本出题倾向和核心要点。
高考记叙文通常是一个蕴涵哲理或者道义的故事或者故事片段,从近3年的北京市高考卷2010年的Goldie's Secret、2011年的“I Went
Skydiving at 84!”以及2012年的Peanuts to This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共性的结论: 1.
目前高考的记叙文很少出现单一的三段式,交代清楚时间、人物、地点、过程、结果就结束的记叙文。通常都是作者想要借助一个核心人物来表达某种关注点和情感的倾向性。2010年的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狗妈妈不惜代价要守护自己孩子的行为,直接反映出许多倡导爱护、尊重动物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心声,通过记述主人公与goldie的互动和农场见闻,作者并不是要倡导爱护动物,而是希望读者借助goldie的母爱光辉感受到动物也有与人类类似的情感,借此作者得出结论And
I've learnt a good lesson: not to judge people.
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在看文章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讲宠物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单纯关系,要尝试体会作者的实际关注点。 2.
2011年高考记叙文阅读和2012年高考记叙文阅读有简单共性就是两篇都是以第一人称展开的传记式文章,尽管没有严格地包含所有的传记体要素,但是作者都是运用自己人生中的一次不平凡的经历,辉煌或者囧,来告诉读者一些深层的教训或者箴言。2011年的文章借助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追求年轻时候梦想的经历,发出如下感慨“If
there’s something you want to experience, look into it. If it’s something that
is possible, make it
happen.”把握住这一点有助于大家迅速抓住文章基调、保证阅读中不出现理解的偏差。同样,2012年的记叙文也没有让熟悉真题的同学们失望,出题人按照上一年度的记叙文基本思路,展现了又一个圆梦的故事,一场尴尬的演讲,一次令人失望的分数,却恰恰刺激了作者的奋发图强,最后末尾当
“the headmaster informed me of my option to skip the sixth grade”他成为不无感慨地总结
“Justice is sweet!”
3.
通过对比分析3年高考题目和记叙文格式,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高考记叙文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叙事、描写,出题人更注重学生对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背景和情感;同学们在阅读、解题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要轻视记叙文,随意浏览一下就开始做题。建议同学们先整体了解故事大意、然后重点关注篇首和篇尾,为大家的高考阅读第一仗取得开门红,也欢迎大家报名学习高中听说读写拔高的课程来强化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新东方高中听说读写课程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