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10 14:40:25

新东方名师:用考研阅读练考研写作(结局篇)

  本来打算明天这个时候写这篇博文,由于明天有重要的工作安排,所以只有提前在今天写完,原本想10月10日写完十篇,十全十美,无奈没有找到定时发送博客功能,十全九美也不错。在这篇大结局当中,我所要写的是方向性指引性的文字,把整个考研写作的体系跟大家梳理一次。毕竟,我看到太多太多的同学因为太多太多的江湖派别而迷失方向,对自己做出了负面的评价和不客观的否定。不敢说我的考研写作系列是最权威的,但是最起码可以让大家通过辨别比较,让大家看到一个更清晰系统的画面,以至于对以后的写作学习以及英语学习以及更多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上过我课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系列的文字风格比上课和讲座的语言呈现要严肃很多,那是因为本来这个事情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向嬉笑怒骂惯了的我,也不得不更加严肃认真对待起来。不过,严肃并不意味着晦涩,有诚意的同学应该可以慢慢读懂的。我们开始吧。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些文章背后的东西,我还是打算采用问答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好。
  1 最好的英语老师是谁?
  受过良好教育的活的老外。
  2 最好的考研写作老师是谁?
  考研阅读。
  3 如何从考研阅读当中学习写作技能?
  阅读就是别人的写作。学习之前必须弄明白好的作文的评判标准。
  4 什么是好的写作?
  思想,结构,语言。
  5 如何结合这个标准,学习考研阅读?
  思想的层面,注重观点和现象的相互支撑关系,也就是阅读老师常讲到的细节和主旨的关系。尤其需要注意在展开观点时,如何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深入,在给出现象支撑的时候,注意如何从多个维度,或者正反两方,或者从多个层面深入论证观点。
  从结构的角度,关注what why how的结构以及每个论证段以及结尾段当中what why how结构的嵌入。
  从语言的角度讲,首先关注的是句子的仿写,然后关注一些词语和短语的替换,毕竟一个词汇再牛,抵不过短语,短语再牛,抵不过句子。所以词汇是学习英文的基础,但是句型是学习英语的核心。
  6 如何有效学习这个系列的文章?
  整个文章分为句型仿写,段落构建和大结局三个部分,建议从第一篇开始,慢慢深入,并且看完一篇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可以通过微博留言,我会和大家互动。
  7 如何处理写作时思想空白的情况?
  平时积累时,用考研阅读的素材,联系到考研写作的题目,临场时,通过上课讲过的Q & A的方式理清自己的思路。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首先考虑两个核心要素:观点和现象。
  8 如果列不出那么多观点怎么办?
  本来考察的就不是观点的罗列,而是论证。从字数要求看,开头50,结尾40,中间不论一段还是两段,都需要110左右,如果一个观点是10个字,最起码要有接近是个分论点,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西方的思维侧重的是实证,所以用现象支撑观点,远远要比讲道理或者罗列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enfive 发表于 2016-7-10 15:36:20


  9 有了观点找不到例子怎么办?
  不要坐在那里想例子,平时更容易观察到的是现象,无论是报纸、杂志、新闻、微博还有考研阅读,更容易让我们记住的往往都是例证,所以分类积累例证素材,然后慢慢推导背后的含义,然后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先写出观点,然后用例证支撑,效果很好。事实上,在考研大作文第一段,图画描述,图画背后含义,给出总观点,这三个步骤的模式就是符合大脑思维方式的。
  10 如何从考研阅读当中学习关于图画描述的要素?
  图画描述归根结底是现象的描述,所以特地关注阅读当中关于现象和事例的写作手法,应该得到很多启示。再加上现在的图画趋势是图画描述现象,文字揭示内涵或者观点,应该方便不少。
  11 如何从考研阅读当中学习关于观点的表达?
  首先找到表达总论点和分论点的句子,首先考察的是观点的偏向性,是否如中国大部分模板书所教授那样两边倒,是否只是罗列对方观点,但是没有任何形式的否定和批判,也可以从正面来验证是否观点的表述言简意赅,立场鲜明,是否在一些不太容易论证的观点句中,适当加入了限定条件,是否在分论点和延展句当中进行了进一步和更加细化的阐释。
  12 反观点的作用是什么?
  衬托正观点,以这个原则为核心,确定反观点的强度和在文章内容中所占的比例。
  13 如何从考研阅读当中学习支撑细节的写法?
  首先确定考研阅读当中描述支撑细节的句子,主要包含facts and figures(考研阅读当中还有一种叫做引语,做文当中不是很推荐),然后考察考研阅读当中会不会出现为了体现语言质量把for example换成for instance的低能现象,考察是否是为了列数据而列数据,为了举例子而举例子,考察是否在数据和例子后面有总结性的分析和推断。
  14 如何结合上课讲的十种论证方式 ?
  如果功力不是很深的话,可以直接按照上课所传授的方式套用十种方式,从第一种开始练习,一般情况下,学会前三种就已经很够用了。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考研段的中间段部分,分析属于哪一种或者接近哪一种论证方式,然后用观点和现象的模型搭建出它的思维模式和论证套路,便可以有新的收获。
  15 如何在考研阅读当中学习结尾的写法?
  在考研阅读的最后一段,考察作者是否只是生硬的旧点重提,是不是一提到解决方法就想到government,是不是一讲到展望就想到了we have a brighter future。
  16 考研阅读和模板的作用哪个更好?
  用模板者死,用模式者生。学习real English永远是正道。如果非要提到模板上手快等优势,考研阅读里面的句型模板都是黄金的,并且很多都是不为中国学生所知道的,差异化和地道程度都会让大家的作文更有得分的资本。
  17 研究多少篇考研阅读就够了?
  一般好好研究一年的考研阅读,就足够对付一篇考研写作了。
  18 精读考研阅读会非常占用时间,耽误做阅读题怎么办 ?
  做题是第一步,卡时间,按照阅读老师所讲的技巧做完题目以后再开始精读,也可以今天读昨天做过的文章,这样不会那么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如果大家还有别的问题,可以一并提出,建议通过微博,毕竟博客这段时间抽风,不是很好回复评论,而且新浪经常会把大段的评论列为垃圾评论,不知道怎么想的。
  结局
  这个大结局,没有壮丽和辉煌,没有绚烂和夺目,只是希望各位在看完这个系列的时候,能够彻底打通学习写作和背后思维模式的任督二脉,从最开始的如临大敌,到学习时候的如履薄冰,再到这个时候的如释重负,这也就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心愿。对英语有兴趣的同学,请继续关注《英语学习必备习惯》系列以及之后的相关文章。大家,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东方名师:用考研阅读练考研写作(结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