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8-3 12:55:34

新书试读:不喊“哎哟!”,喊“OUCH!”(三)

怕和老外一起吃饭
              奥克兰西区 Henderson 有一家叫 The Falls 的洋餐馆,建筑古色古香,已经有150 年的历史,备受老外青睐。因为我们学校的老外顾问们大都住在西区,那里便成了我们的会议室。我们经常在那里一边吃晚餐,一边开会。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像其他老外那样享受这种晚餐聚会。一个原因是在闹哄哄的环境下,要听清他们说什么十分辛苦;更主要的原因是,至今仍然不能独立地点菜。
              这说起来有点怪,在同样的餐厅,拿着同样的菜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居然还没有学会点菜!
              就是这么怪,每当侍者来到我的面前说: Can I take your order sir?”(菜点 好 了 吗?) 我几乎都会不假思索地指着离我最近的男士(女士点的饭菜我吃不饱),回答说: Sure, I would like to copy this gentleman’s order.”(当然,我想照抄这位先生点的菜。)我几乎每次都如此,点菜的时候“抄袭”别人,一副吃啥都行的态度,难掩几分无奈。
              我不会点菜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记不住洋菜的名字。我想这不丢人,像“宫保鸡丁”、“清蒸鲈鱼”这些家常菜我不用记也忘不了,可我怎么能记住 oven roasted chicken & scallop ballontine served on sweet potato mash, smoked vine ripened tomato ragout, fresh herb ravioli, crayfish buerre blanc 这么复杂的菜名?我甚至不知道这是一道菜还是几道菜。我不会点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我的味觉经验中,老外的菜,不管吃什么,都是一个味,所以实在不值得动脑筋去“选择”。
              在众目睽睽下不会点菜,虽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但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既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就不想刻意去记那些菜名;既然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我当然就怕和老外一起吃饭。我觉得陪老外吃西餐对我很不公平,他们惬意享受,我却浑身不舒服。
              不要以为我只是因为不会点西餐才怕和老外一起吃饭。实际上,我也怕陪老外吃中餐。不是因为怕买单,而是因为怕在中餐馆老外得不到我很好的照顾。用筷子不是问题,这年头是老外都会用筷子,问题是我不忍心瞎翻菜名。我发现菜名真的很难翻译,特别是上个月我在沈阳一家叫“盛京满族人家”的餐厅陪老外吃饭,据说晚宴仿照某朝开国皇帝的御膳,一个菜名就是一个典故。同席的人叫我翻译,我说这玩意儿谁会翻,能把中文菜名的意思琢磨出来就不错了。
              说来更惭愧了,在宴席接近尾声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还需要什么“主食”。那天的主客是老外,当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了。同席的人又要我翻译了。我憋了半天,不知道怎么翻译“主食”这两个字,只知道绝对不能用 main dish 或 main course或 main food。英语里实在找不到能够表达我们的“主食”的词。结果还是在座的一位已经嫁给老外的华人帮我解了围,她说可以用 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这个词虽然很难让人联想到美食,但我们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来表达中餐里“主食”(米、面食)的意思了。
       

        《不喊“哎哟!”,喊“OUCH!”》
        作者:张其龙
        分类:口语英语
        对象:各类外语爱好者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none 发表于 2016-8-3 13:12:25


        没想到我吃亏在写字慢
              留心观察,会发现老外写字,好像不是左撇子,就是把纸横放,从上往下写。在我们的小学老师眼里,他们的坐姿和握笔姿势都很成问题。这可能和他们的小学老师没有尽责有关。但话说回来,他们写起字来看上去一点都不逊色,又快又好看。我曾和老外同场参加过一次国际商法的闭卷考试,两小时 5 大题。到时间交卷时我写了满满 4 页,因为复习到了点子上,两小时中几乎没有停笔,简直就等于抄写,自己感觉没有人会比我写得多。看那老外,在我凝神屏息奋笔疾书之时,居然可以掩卷思考半个多小时才提笔气定神闲地写,中途还上厕所。令我郁闷的是,他们大多写满 8 页,还提前交卷。那一次,我第一次感觉到我的英文书写速度太慢。问题是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写英文很快。
              我第二次感觉到书写速度慢是在一个小组讨论会上。全班分 4 个小组,每组 3−4个人,讨论之后每组推举一个人口头汇报,一个人把讨论要点用彩色记号笔写到大白纸上。我以为动笔总比动口容易,便自信地拿过彩色笔,一条一条地写。我很认真,也特意提速了,结果我们组还是最后一个把白纸挂上墙的。挂到墙上看,我才发现那些字歪歪扭扭,幼稚不堪。再看看边上的老外的书写,那就有显著差异了,首先是漂亮的清一色大写字母,其次是流畅,再次是他们居然有时间画一些有趣的小插图。这些虽然只是细节,但却体现了他们对自己使用的书面语言的舒适度。而这种舒适度,在我的身上是不存在的,也装不来。比如说自然流畅的“清一色大写”,确实是一种造诣。老外填写表格,几乎没有人用小写。而我们填写表格,即使被要求用大写字母,也会一不留神夹杂一些小写。大写字母好像对我们就是没有亲和力。
              尽管电脑打字几乎代替了手写,但英文书写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有用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它没用,是我们没有去用。我经常会连一个英文字条、英文贺卡都写不利索,写不清朗,特别是当大家一起在一张卡上留言时,更能凸显自己在英文书写上的软肋。
              和母语比起来,很多人在英文书写方面的训练简直近乎于零。书写也是一种感觉。小时候学中文,一半的记忆都是关于写字、抄书的,字迹工整,一丝不苟。那种训练,培养了我们对母语中文的自信。提笔写英文的时候,你会发现,以为会写的单词,未必会写。勤提笔,写写英文,可以减少我们对这一语言的陌生感。
              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会在一张废纸片上写下一些字词,也许是一个名字,也许是一个形容词,没有任何理由和原因,以至于我们根本回忆不起我们何时何地写下了那些字句。别小看这总是被我们揉成一团扔进纸篓的废纸,其实它可以泄露我们的心灵秘密,即所谓“心理投射”。心理学家认为无意识写下的东西也可以投射出彼时彼刻的心理状态。
              我想我们练习英文书写可以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做起。我们应该争取在不知不觉中写出的是英文单词而不是中文字词。如果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随手写出的人名是英文的,地名也是英文的,感情词也是英文的,那就说明我们对英文书写很习惯很舒适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英语入骨入髓了。有意识地在平时多用英文写写画画,能加快这一进程。
       
/collect/201608/03/5f98553132f6494fb01499a93226964f54.jpg
        《不喊“哎哟!”,喊“OUCH!”》
        作者:张其龙
        分类:口语英语
        对象:各类外语爱好者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书试读:不喊“哎哟!”,喊“OUCH!”(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