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12 21:24:17

新东方:磨练你的耳朵--浅谈听力学习

听力学习是一个困扰国内很多学生的老大难问题。综合来看,听力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听力规律的学习、“磨耳朵”训练,以及实战技巧的学习。
  听力规律学习主要指的是对于英美人士口音和语流现象的规律性解读。一般来说,国内的各种英语听力考试主要以标准的英式口音和美式口音为主。而想准备雅思等考试的同学,除了要熟悉这两种常见的口音,还要熟悉澳大利亚口音(比较接近英式口音)、加拿大口音(十分接近美式口音)、苏格兰口音(个人认为最难学习)以及印度口音(十分有特点),甚至是新西兰口音和南非口音。因此,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口音模仿和学习。可无论大家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最起码要能准确地区分英式和美式口音。笔者记得在一次英语考试中,错误地把美语中发音很夸张的pot听成了英式口音的part,结果导致那道题出现了严重的理解障碍。
  对于语流中的发音规律,比如连读、吞音、爆破音等现象,学生应该加以注意并适当模仿。笔者记得自己曾经把I let you in 听成了I let you win,造成了失分。在新东方高中听说读写拔高课中,老师把语流中的发音规律自然地融合在听力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综合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
  听力学习的核心是“磨耳朵”环节。很多学生讨厌听力,觉得听听力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一旦有语速较快或是用词较难之处,便立即丧失了听下去的信心。我想对大家说,听力和阅读一样,没有兴趣是很难持之以恒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听力材料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现在互联网上信息高度发达,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听力话题并非难事。出于对《哈利.波特》的强烈兴趣,我在大学期间用一年多的时间听完了《哈利.波特》全部七册的有声读物,算是把耳朵“磨出了一个大洞”。而这个过程不但没有痛苦,反而是我一段相当愉快的回忆,因为我喜欢这部小说。当时我每天睡前在枕边听二十分钟左右,在睡意袭来前把听到的难词查出来记在手机里,这个持续一年多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大量的词汇和地道的表达。(只要大家知道基本的拼写规律,就可以通过听来积累词汇量,如觉得有困难,也可以下载一个听音查词的软件)
  在平时“磨耳朵”的过程中,大家要把握“三个适中”:词汇适中、语法适中、语速适中。大家所选择的听力材料的综合难度应该比平时做的阅读文章低百分之二三十,而这个难度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听力材料一般不能有超过百分之二的生词。试想,一篇文章充满高级词汇,读起来都很吃力,又怎么可能顺利地听懂呢?另外,高考听力主要以简单句为主,长难句很少出现,所以大家也不要选择充满长难句的材料练习。对于语速方面,建议大多数高中生听每分钟90到130词左右的中慢速材料。语速过慢无法让练习者适应标准的英语语流现象,语速过快则容易让人走神,也起不到有效的训练效果。一个细节问题是,大家平时训练时尽量地使用扬声器,因为很多听力考试(包括大多数地区的高考)是不使用耳机的。
  任何语言的听力学习主要会存在三个障碍:语流障碍,生词障碍以及“熟词障碍”。掌握听力规律可以扫清语流障碍,背单词可以扫清生词障碍,而还有一个被我称为“熟词障碍”的壁垒需要大家攻克。所谓“熟词障碍”,就是明明“认识”的词,却死活听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背单词时记下了错误的读音。基于很多学校的英语老师发音不纯正,很多国内的学生记住了大量不标准的英语单词发音,并在一时内很难纠正。笔者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下那些你记错了读音的单词,时间长了就可以扫清“熟词障碍”。
  有了基本功,再掌握一些实战技巧,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考场的听力了。这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资料,我不加以赘言,只给大家提供两个关键词:预测+定位。通过题干和选项,大家可以在听力播放之前预测出听力的大致情景。而具体的一些细节,则主要依赖于对专有名词和but等信号词的定位。在高考听力中,数字尤其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定位点。在听到类似的信号词时,大家要提高警惕,因为答案可能就在前后。在高中听说读写拔高课上,老师会系统性地介绍听力实战技巧。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把听作为英语学习的兴趣点,在“磨耳朵”的同时,收获知识,开阔眼界。
  许博文教师简介:自然科学专业背景出身,知识面广。获得BEC高级证书、欧洲语言教学与测试标准(CEF)C1(熟练)证书。英语词汇量大于20000。口语流利,英式英语发音地道,并可模仿多种英语口音。性格阳光,爱好广泛,喜欢音乐, 艺术, 阅读,旅游和游泳。授课风格:亲切自然,轻松幽默。课堂信息量大。善于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切实提高英语能力。善于跨学科、跨专业分析问题。愿意用阳光和热情感染身边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东方:磨练你的耳朵--浅谈听力学习